w993 拷贝

优化创新布局贯通融合教育




本报讯(记者赵梦祺)
    “党的 二十大明确指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一名科技教育人,我深感责任在肩。”11月28日,南京市科技教育协会秘书长叶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协会始终优化创新布局,贯通融合教育,立足本土,结合实际,致力于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青少年创新后备军。

        南京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成立于2004年,是南京市科协、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科技局、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基金会和团市委共同筹备的青少年科技教育组织。协会由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学相关教育工作者组成,已经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全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成为促进和支持科技教育事业繁荣发展的主要社会力量。

      “科技教育协会不仅承担着科普研学、科学考察、科技竞赛和学科指导等学术活动,还引导学校整体架构、育人模式、教育环境和特色发展。”叶峰表示,近年来,人们重视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特别是“双减”、劳动教育等政策的实施,更突显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家庭、社区多元一体的青少年科技教育体系,为青少年提供内容更加优质的科普资源,形成覆盖更加广泛的科教新格局。”

        南京市科技教育协会始终秉持政治引领、体制引领、机制引领三模式,全力做好教育保障工作。在政治引领方面,协会不断提升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在体制引领方面,协会保障管理团队的专职化和专业化,目  前共有博士1名、硕士1名、本科成员7名。在机制引领方面,协会创新多元服务主体,与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南京科技馆合作,成立南京市创新教育实验基地,运用信息化技术,强化科技院所与中小学的创新交流。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叶峰总结,近年来,围绕“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端人才”这一目标,南京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开展了第33届江苏省科学教育与青少年综合素质提高学术论文、活动方案评审活动,完善科技辅导员理论研究水平,提升科技辅导员论文评审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组织全市200余名专家代表,成立心理专家委员会、创新教育专家委员会、教师发展委员会等机构,构建科技教育横向纵向立体式发展新格局;协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省市科协、各协会组织和社区开展融合交流合作,开展特色科普教育活动,完善青少年创新发展评价体系。截至目前,协会已与南京市40余所学校签订中小学创新教育服务协议,与全市150余所学校开展服务合作,预计2023年将拓展服务学校至300所。

      “除此之外,我们还强化科技教育与传统文化、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融合建设,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科学思维、动手能力和好奇心,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叶峰表示,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在新领域、新赛道开辟新天地。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机关党委   联系电话:025 83323435 
网站维护:江苏省科协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25 8328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