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993 拷贝

汪国莲:小小羊肚菌 撑起致富伞





        
        食用菌研究是一门年轻又古老的专业。我国拥有丰富的食用菌资源,是食用菌生产、消费大国。在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镇、马头镇、淮高镇、渔钩镇羊肚菌种植大棚里,一簇簇羊肚菌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破土而出,菌香沁人。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其种植具有周期短、回报率高的特点。近年来,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副所长、研究员汪国莲紧扣羊肚菌产业发展脉络,通过菌种、种植技术与模式的创新,在羊肚菌人工商业化种植上探索出了一条成功道路。

        汪国莲本科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和应用真菌专业,毕业后到淮阴农科所从事园艺蔬菜、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农业科技服务示范推广应用工作。近年来,她主要从事的是羊肚菌的开发与应用。羊肚菌是国际市场上名贵的珍稀食用菌之一,其质地柔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含多种抑制肿瘤的多糖和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且羊肚菌栽培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农村精准扶贫、增收致富的首选。她也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助力农业精准扶贫、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18年,汪国莲在田间为农户开展蔬菜种植技术指导时,一名农户的提问让她陷入了沉思,“汪所长,每年11月到第二年3月,我家的蔬菜大棚就空着没有东西种,赚不到钱,所长帮我出出主意,有什么适合冬天在大棚内种的蔬菜吗?”当时,她想到了羊肚菌,羊肚菌生长期刚好处于大棚冬季的空闲期,其栽培种植与传统大棚蔬菜种植期不冲突,可在蔬菜大棚冬闲期转产羊肚菌,有效增加大棚产出经济效益。这名农户的提问,让她下定决心推广食用菌。

       为帮农户解决实际问题,从2018年开始,汪国莲就立足自身食用菌专业特长,成功研制了适宜淮安本地资源与自然气候特点的“冬闲蔬菜大棚绿色高效栽培羊肚菌技术模式”,并在盱眙县、涟水县、清江浦区、淮阴区等地建立20多个栽培示范基地。目前,淮安市及周边地区累计示范羊肚菌种植面积已达3000余亩,她也指导种植户50余户,带动周边200多名农村人口本地就业,同时建立了淮安首个羊肚菌种植技术及产业链交流平台,实现科技赋能羊肚菌产业高效发展。

        汪国莲表示,每天在田间地头忙碌,看着大棚里的菌菇朵朵,闻着田间的蔬果芬芳,是她最幸福的时刻。“感觉特别亲切、充实和有力量。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了百姓家,未来,我还将继续选育适合淮安自然气候生长的羊肚菌新品种,希望通过品种和技术进一步提升创新力,在淮安大力发展羊肚菌特色产业,让羊肚菌的‘致富伞’惠及更多的农民,使农户的生活更加美好。”
■传播中心融媒体报道组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机关党委   联系电话:025 83323435 
网站维护:江苏省科协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25 8328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