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993 拷贝

河海大学开放型实验基地:以趣促学,揭开实验室的神秘面纱



本报记者葛思佳

       在这里,冰冷昂贵的精密仪器不再遥远;在这里,一睹教授大咖风采的机会不再渺茫;在这里,实验室的种种奥秘不再神秘……这里就是河海大学联合中国水利学会、江苏省力学学会、江苏省农业工程学会,共同打造的水利科普场馆--河海大学开放型实验基地,先后获得“江苏省专业科普场馆”“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2021-2025年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

       因水而生,顺水而长,缘水而为。近百年来,河海大学建立了以“水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体系,经过不懈的努力,河海大学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目前,基地开放的科普场馆包括:牛首山科技园(水利土木大型工程实验基地)、水利工程综合模型、水文气象综合实验场、力学与创新思维空间、地质陈列馆,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全年免费开放,年接待量2000多人次。

       牛首山科技园(水利土木大型工程实验基地)结合河海大学开展的甬江建闸工程、赣江生态治理工程等系列河湖治理典型科研项目,搭建了大比尺物理模型,形象地展示了为什么要进行河湖治理、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如何实施、最终获得哪些结果、如何指导具体工程建设等。全国最大的地震模拟水下振动台,可以模拟各种工程结构震害情况,通过实际模型试验以及虚拟VR技术,深刻体验地震灾害的过程及对工程结构破坏情况。

      水利工程综合模型馆是目前国内高校中以水利为特色的、最全面的综合教学模型。它模拟了母亲河长江从上、中、下游一直到入海的路线,模拟人们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对水资源的利用,展现人与水和谐统一的理念,可以说是一幅长江流域的“清明上河图”。场馆可以针对大、中、小学生进行不同年龄层次的水利知识科普教育,帮助青少年建立懂水、爱水、节水的意识。

       水文气象综合实验场包括水文产汇流试验场和气象观测场两部分,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场地内装有水文实验流域物理模型、蒸渗仪、百页箱、自动气象站、风向风速仪、大型蒸发皿、雨雪量计等仪器设备,主要用于水文产汇流研究及气象要素的观测,已成为学生实验、实习及教师科研活动、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

       地质陈列馆拥有地质资源和地质工程两大展览板块。地质资源板块通过精美的矿物、岩石和古生物标本,深入展示地球形成46亿年以来物质演变、结构演化和生命进化的历程;地质工程板块依托地球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提供近距离接触各种先进地质工程勘察和检测设备的机会,详细阐述它们在国家重大工程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教育是国之大计。未来,河海大学将借力水利学科资源平台,积极发挥水利特色和综合优势,立足于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服务国家水利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机关党委   联系电话:025 83323435 
网站维护:江苏省科协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25 8328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