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1

盐城市科技馆

花开基层 演绎科普强国梦

       听说盐城市科技馆“科学碰碰乐”科普志愿团队要在村里演出,盐城市盐都区郭猛镇民乐村的的群众们,还有许多刚放学回来的中小学生,拿着小板凳趁早来“占座”。随着科普实验逐渐高潮,观看的群众热情高涨,踊跃参与实验互动,都不想错过精彩好戏......
盐城市科技馆坐落于盐城市城南新区人民南路7号,占地面积76亩,建筑面积20500平方米,是盐城市政府投资兴建的大型科普教育基础设施。开馆13年来,盐城市科技馆致力于乡村脱贫攻坚与振兴、打造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创新科普载体等方面不断深耕细作,累计服务游客400余万人,深受市民群众好评。“作为苏北服务基层的科普场馆,我们的舞台在群众中,在孩子们中,秉持科普初心,演绎科普强国梦。”盐城市科技馆馆长徐春凝说。


馆校合作,为“双减”做好教育衔接

       自去年7月中央“双减”教育文件发布以来,盐城市科技馆启动馆校合作项目,建立科普教育样本课程,切实推动“双减”落地。目前已覆盖12个区,36所中小学,还基于学校需求定制了上百门馆校合作课程,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合作课程受众2万人次以上,让孩子们的“科技大餐”不仅“吃得饱”还“吃得好”。

      结合盐城市串场河小学“小水滴科探营”课程需求,与该校联合开展“周周活动周周见,‘月’见‘月’精彩”活动;利用神奇的“天宫课堂”,组织盐城市敬贤路和东进路小学的学生连线宇航员们,近距离感受宇航员在天空的日常生活和科研生活;在全国防震减灾宣传周,组织“探索地球科普·感悟生命之光”的亲子研学科普教育活动;在场馆内开展“寻找最快乐的笑容”,定格孩子探索科学奥妙最纯真、最快乐的表情......因良好的科普课程给学校带来的效益,盐城市科技馆多次担任盐城市串场河小学、城南新区科技园小学、盐城市敬贤路小学等多所中小学校园科技周特邀表演嘉宾,在孩子们心里种下科学的种子。

公益科普,画好乡村振兴同心圆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盐城市科技馆立足科普教育基地优势,多次赴基层社区、乡村开展志愿公益活动。组织“科普碰碰乐”团队赴郭猛镇送群口快板《安全逃生三大宝》,助力科技扶贫;组织医疗专家、科普小组赴阜宁县古河镇刘庄村送物资、送健康,精准帮扶暖人心;携手市文明巡访团赴社区开展科学防疫主题活动,促进文明创建提质增效;撰写科普童谣《结绳自救歌》、《小手电·大信号》、《救生哨·有诀窍》,广泛宣传地震自救知识;赴市残疾人托养中心慰问,捐赠生活用品及科普书籍......“科技馆的科普实验非常有趣,还常演常新,不仅孩子们喜欢,我们大人也喜欢看哩!”盐城市建湖县近湖街道秀夫社区居民小朱说。13年来,盐城市科技馆公益服务团队足迹遍布盐城城乡,从各大中小学课堂,到偏僻的乡村广场,再到儿童福利院、残疾人托养中心,都留下了科普节目阵阵欢声。



共建共享,科普工作提质增效

       为探索科普场馆运行管理新模式,构建开放联调共享新格局,盐城市科技馆与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外科技馆和泰州、扬州等省内科技馆签订合作共建协议,进一步扩大长三角科普场馆朋友圈,共享优质科普资源。共建联盟还将持续推进科普资源一体化,加大人才培养、展览策划、技术研发等传统领域合作基础上,积极拓展科普研学、资源共享等新领域合作。徐春凝说:“基于共建共享创新模式,我们选派出多名优秀科普老师进入学校,进行长期科普辅导,所辅导的《飞天》等剧目在省市科普剧汇演中多次获奖。”

       创意的出彩、活动的多彩、科技的添彩,让盐城市科技馆科普工作富有温情,种植更多群众内心。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盐城市科技馆全体职工将继续扎根基层,踏踏实实做科普引路人,用心演绎科普强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