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1

南京中山植物园

      在巍峨雄奇的南京紫金山南麓,波光粼粼的前湖北岸,矗立着一座闻名中外的植物资源保存、植物科学研究和植物科普教育机构——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前身为建于1929年的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建于1929年的“总理陵园纪念植物园”,是中国第一座国立植物园。1993年实行江苏省与中国科学院的双管共建体制,定名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
南京中山植物园占地186公顷,坐落于南京钟山风景区内,面山临湖,傍依古城墙,既是一个奥妙无穷的植物王国,又是一个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目前园区建有植物系统分类园、药用植物园、红枫岗、蔷薇园、球宿根花卉园、珍稀濒危园、盲人植物园、荷园、石蒜园、热带植物宫等19个专类园区,保存植物1万余种(品种),拥有馆藏植物标本约80万份,是一座享誉中外,集科研、科普和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植物所(园)。步入园中,映入眼帘的是绿树葱茏、繁葩竞秀、芳草如茵,植物园以其天成秀色、万千风情,为人们展示了植物王国的奥妙、美丽与神奇。


      植物园现有专兼职科普人员230人,依托丰富的植物资源和人才队伍,融合科技的内涵和艺术的外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1.每年策划实施科普展览10余场,其中欧洲花卉展、红叶文化展已经成了我园的名片,热带兰花展、石蒜展、鸢尾展、荷花展、冬青展等专业性展览,充分展示了我园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2.面向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举办植物文化、植物养护和特色植物主题等科普讲座,持续走进校园开展植物科普讲座,助力教育“双减”,提升青少年自然认知与文化素养;3.随着科普设施不断完善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南京中山植物园科普教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举办的“植物王国之旅,科技夏令营”和科研科普主题展览已成为品牌科普活动,我园策划举办的夏令营活动,也荣获中国林学会颁发的“梁希科普奖”,参与活动的学生徜徉植物的王国,科学探究植物的奥秘,深受各方好评;4.服务公众的科普形式不断创新,借助官方微博和微信,实时发布科普讯息,普及科学知识。创作大量科普书籍、科普视频和宣传单页,并通过直播等科普形式,进一步引导公众了解自然、爱护自然;5.研学课程设计不断创新,结合研学团队需求,策划“探秘森林”、“趣味植物”、“徜徉花海,仰望星空”、“种子的信仰”、“寻找我的树”、     “寻找春天”、“观察自然”等主题科普活动,巧妙地将游戏和植物科普相结合,鼓励学生打开五感探究自然,学习植物科学知识。


     多年来,南京中山植物园承担以提高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植物和环境保护意识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教育工作,多次荣获全国科普日“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等称号,科普工作者和创作的科普作品也都屡屡获奖。作为国家植物园体系的重要成员单位,是国家、省、市三级科普教育基地,分别于1999年(首批)、2015年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本次是中国科协重新开展相关评定工作后,南京中山植物园又一次被认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