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图片

2021年无人机项目竞赛

发布日期:2021-06-30 23:30

“旋翼赛个人飞行赛竞赛规则

一、比赛组别
比赛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三个组别。参赛队仅能参加一个组别的比赛,不得跨组别多次参赛。
二、比赛器材
四轴教育无人机
三、比赛规则
3.1比赛为飞行赛,根据飞行比赛分数及飞行比赛时间进行名次评定。
3.2比赛所用无人机,均由参赛选手自带。每名选手原则上可以携带两台飞行赛用机,一台比赛用机,一台备用机,并自行准备好比赛用电池。大赛组委会原则上不提供备用机。
3.3为方便比赛以及组织管理,同一组别的比赛将在多个比赛场地同时进行,参赛选手将按照参赛学校或单位团体,集中在同一场地比赛。即参赛选手先以参赛队伍为主体,确认出场顺序,按顺序至对应比赛场地完成比赛,每个学校或单位的参赛选手出场顺序由领队老师自行决定,需要在比赛前向当值裁判确认选手出场顺序。每名参赛选手具有2次飞行机会,取最优成绩作为评定成绩。参赛选手应在本队参赛时间内完成比赛,队伍离场后视为本队选手比赛完成。
3.4比赛中完成规定动作,获得相应分数。选手比赛全程佩戴护目镜,在赛道指定区域进行操作。
3.5每位选手的飞行赛用时上限为120秒,超出该时间,视为比赛结束,只记录已完成科目的分数,且个人完成时间按120秒计。
3.6选手按照规定科目,规定顺序完成全部比赛的,记录个人实际完成时间,并计算得分,如出现以下情况(比赛用时不足上限120秒),对应的处理和计算方式如下
l无人机未按照规定科目,规定顺序完成全部动作,中途坠机且无法复飞的,只记录已完成科目的分数,同时,个人完成时间按照120秒计。
l无人机按照规定科目要求完成比赛但未按照规定顺序完成比赛,个人完成时间按实际时间计,对于未按规定顺序完成的科目,相应的科目以0分计,并计算该科目的扣分项。
l无人机按照规定顺序完成比赛但未按照规定科目要求完成比赛,个人完成时间按实际时间计,对于未按规定科目要求完成的科目,相应的科目以0分计,并计算该科目的扣分项。
完成比赛的标准定义:从起降平台起飞,按照规定动作,规定顺序通过所有障碍项目,并在上限时间内以降落为目的完成降落。
举例1: A选手按照规定顺序进行比赛,在完成科目2时,未按照规定科目要求逆时针方向(俯视角度)完成科目,待比赛结束进行成绩统计时,该科目分值按0分计,并计算完成科目2过程中的扣分。
举例2:B选手按照规定科目完成比赛,但没有按照规定顺序(1-2-3-4A-4B-5A-5B-5C-6)完成比赛,如B选手按照1-2-3-5A-5B-5C-6的顺序完成比赛,没有按照规定顺序完成4A和4B科目,则待比赛结束进行成绩统计时,科目4A和4B分值按0分计,并计算完成科目3到科目5A过程中的扣分;如B选手按照1-2-3-5A的飞行过程中,发现遗漏科目4A和4B,而按照1-2-3-5A-4A-4B-5A-5B-5C-6的顺序完成比赛,则待比赛结束进行成绩统计时,以按照规定顺序完成比赛计算各科目分值,科目5A仅计算一次分值,不重复计算分值,并计算完成比赛过程中的所有扣分项。
3.7如果飞行过程中有违规操作,则根据规则扣分,当扣分分值大于完成科目分值时,最终的计算分值按照最小0分计算,不做负分计算。
3.8每名参赛选手单独计算总分数以及比赛用时。
3.9每位比赛选手结束比赛后,技术裁判会在现场与选手进行飞行赛得分和比赛用时的确认,并要求在成绩统计表上确认签字。
3.10判定比赛结束的几种状况:
3.10.1比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在锁桨动作完成后,桨叶停转;
3.10.2比赛实际用时超过比赛规定的上限时间;
3.10.3比赛过程中无人机跌落或撞到防护网上,经反复遥控操作,无法复飞继续比赛;
3.10.4比赛过程中无人机飞到比赛场地的防护网外侧;
3.10.5比赛过程中主动用手接触或触碰无人机;
3.10.6在出现11.2至11.5的情况下,当值裁判员即刻宣布比赛结束,比赛用时按照上限120秒计算,总分按照实际完成的项目数对应得分及扣分规则进行计算。
4成绩评定规则
4.1成绩评定基于飞行赛得分以及比赛用时。
4.2以比赛得分评定比赛的名次与奖项,得分高者为优胜。
4.3出现得分相同的情况下,以飞行赛用时再进行比较,用时短者为优胜。
5比赛科目
比赛正式开始前,参赛选手可以在裁判员确认下进行不超过30秒的飞行测试,确保比赛用机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裁判发出“开始”口令,比赛计时开始,选手启动飞机,进入比赛环节。
科目1:起飞,由起降平台起飞至 安全 高度,穿过圆圈飞向科目2
科目2:在飞行高度低于标杆高度上限的前提下,逆时针方向俯视角度)环绕一圈,飞向科目3
科目3:无人机从横杆下部穿越,沿顺时针方向比赛选手站位视角环绕横杆一周,经横杆下部飞向科目4
科目4:首先从上向下穿越高位圆圈 4A ,然后从下向上穿越低位圆圈 4B之后飞向科目5
科目5:按照 5A 5B 5C 的先后顺序,连续穿越蛇形连环圈,共三个,之后飞向科目6
科目6:飞回起降平台上空,降落至起降平台。
飞机降落后,选手操作控制飞机锁桨,待桨叶停止转动,计时结束。
赛道示意图如下:

6计分规则
6.1 科目 1 、 2 、 4B 、 5A 、 5B 、 5C( 见赛道平面示意图)记 10 分
6.2 科目 3 、 4A: 记 20 分
6.3 科目 6 :(科目 6 的分值计算是以降落为目的,即按照规定科目,规定顺序完成比赛过程中,进入到科目 6 环节时,计算完成分值,如果在比赛进行到科目 6 之前,当遇到无人机意外坠落且无法复飞的比赛情况发生,不计算科目 6的降落得分)
①完美着陆:无人机的完整保护罩全部垂直投影均落在内圈内,四周均不触碰内圈线,记 50 分;
②优秀着陆:无人机的完整保护罩外沿垂直投影有部分落在内圈外侧,但中心点垂直投影位于内圈内,记 40 分;
③良好着陆:无人机中心点垂直投影位于内圈外侧且落在起降平台外沿内侧,记 30 分;
④及格着陆:无人机中心点垂直投影不在起降平台外沿内侧,但能着陆停桨,记 20 分;
⑤无人机中心点垂直投影压线以低分记。
着陆成绩的计算以无人机停桨结束比赛的位置进行考核评定。
项目总分为150 分,要求全部完成比赛科目并完美着落 且无扣分。
6.4 扣分:
1)无人机在飞行比赛期间碰到四周内侧防护网,扣 5分/次;
2)飞行比赛期间,选手操作无人机触碰到选手本人或裁判,扣 20 分/次;
3)飞行比赛期间,无人机坠落或接触地面,在无人为接触无人机的前提下,无人机可以经遥控控制,成功复飞的,扣 20分/次;
4)比赛中未佩戴护目镜,扣 20分。佩戴护目镜以选手进入飞行区防护网内开始记。
5)比赛选手仅能在规定的“移动区域”内移动,完成飞行比赛,如果出现参赛选手的鞋子踩压“移动区域”标志线且鞋子的任何一个实际接触地面的部位有肉眼可明显识别的超出“移动区域”标志线外侧的行为发生,扣 5分/次.
6)飞行比赛期间,无人机在穿越或绕行障碍物时,将障碍物碰倒落地的,扣 20分/次。
6.5 着陆计分示意:

完美着陆50

优秀着陆40

良好着陆30

及格着陆20 分



“旋翼赛空中格斗竞赛规则

一、比赛组别
比赛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三个组别。每支参赛队伍由3名队员组成。每支参赛队伍仅能参加一个组别的比赛,不得跨组别多次参赛。
二、比赛器材
四轴教育无人机
三、比赛规则
比赛分为空中格斗赛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三个组别。
各组别比赛的赛制分为淘汰赛和循环赛,组委会根据大赛参加队伍数量制定赛制,参赛队伍在报到时获取赛制说明。
大赛组委会原则上不提供备用机。比赛中有主裁判1名,副裁判2名。比赛过程中的所有判罚以主裁的决定为准。
四、比赛说明
4.1 比赛场地为 长 6 米 宽 6 米 高 3 米 见下图

比赛双方各有1名领队、3名队员,队员各控制1架无人机。每支队伍允许在场地内最多放置一架备用机。比赛场地中间有一个高70cm,直径40cm的本垒。双方队员通过控制无人机降落到本垒并停留足够时间来获得分数,从而赢得比赛。

4.2 比赛分为上下半场各3分钟,中场休息2分钟,领队可以在中场休息时进行现场指导或更换参赛无人机,比赛开始后不设立比赛暂停,直到半场结束。

4.3 比赛中,当某一队的飞机落在本垒上且停桨上锁,则裁判开始计 时,每过10秒得1分,直到被对方从本垒上撞落或者自行解锁为止。未满10秒不得分。

4.4 同一时间有多台无人机叠在本垒上,只有最下面的无人机能够得分。

开赛前,双方队员将无人机放置在距离本队活动区域不超过20cm的绿色区域内。裁判哨响后,双方队员才可解锁无人机。

4.5 比赛结束时,获得分数高者获胜,分数相同即为平局。淘汰赛中如遇平局,将采用“金球制胜法”确认晋级队伍。

“金球制胜法”的判定方法:比赛开始后,若有一方无人机最先降落在本垒平台上且停桨完毕,则判定最先降落方胜出。

4.6 比赛允许在场地内采用撞击,压顶,托举,气流干扰,阻挡等各种战术。

4.7 为便于裁判,参赛双方需采用明显标识区分双方比赛用机。不允许增加任何有利于比赛的附加设施。

4.8 正式比赛的参赛选手人数不得少于两人(含两人)且参与比赛的器材不得少于两台(含两台),如参赛选手人数不足2人,则本场比赛该队成绩按0:3判负。

五、犯规说明

开局时,当主裁哨响,各队队员才可解锁无人机。抢哨的队伍,第一次被判定将被警告一次,并重新开局,如该队伍发生第二次抢哨行为,将被记为对方得一分,并重新开局。

各队成员只得在各自规定活动区域活动,不得超出活动区域参加比赛。

比赛进行过程中,严禁除裁判员以外的任何人员以任何理由中途进入比赛场地,如参赛队伍的相关人员(含参赛选手,领队等)违规进入场地,则该队本场比赛将被判0:3负。如果该队当时比赛分差已经落后三分以上,则以当前分数终止本场比赛。

比赛进行过程中,严禁进行消极比赛,现场主裁对于消极比赛具有临场判罚权。若某支队伍被裁判判罚消极比赛,裁判将对参赛选手出示黄牌警告,如若在后续比赛过程中再次被裁判员判定为消极比赛,裁判将对参赛选手出示红牌,则该队将被处以取消本届大赛格斗赛参赛资格及格斗赛的所有参赛成绩,同时该队指导老师取消本届大赛优秀辅导员的评比资格。比赛对手本场比赛按3:0判胜。比赛裁判员须保留比赛现场视频,提交给仲裁委员会,用以比赛的最终仲裁使用。



“无人机蜂群舞蹈编程赛”竞赛规则

一、比赛组别
比赛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三个组别。每支参赛队伍由3名队员组成。每支参赛队伍仅能参加一个组别的比赛,不得跨组别多次参赛。
二、比赛器材
四轴教育无人机
三、比赛规则
3.1 比赛为创意类编程赛,根据比赛分数进行名次评定。
3.2 比赛所用的音乐曲目由参赛队伍自行选择, 内容要求健康向上, 并富有时代气息。
3.3 各参赛队需要在正式比赛前完成选取音乐曲目,剪辑音乐(各组别舞蹈时长不同,见 3.4), 建议提前构思, 编排无人机舞蹈动作,编程实现,调试模拟,实际飞行验证。
3.4 小学组舞蹈时间要求为 40-60 秒, 初中组舞蹈时间要求为 50-70 秒, 高中组(含中专与职高)舞蹈时间要求为 50-70 秒。 舞蹈时间以 3D 预览的时间为准进行判定。 允许自行剪辑音乐,加入音效, 但音乐剪辑只能从同一首音乐进行剪辑。比赛舞蹈时间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将从最终打分成绩的总分中扣除 20 分。
3.5 小学组 2-4 机编队,初中组 4-7 机编队,高中组(含中专与职高) 4-7 机编队。
3.6 由组委会指定 5 名评委对全国比赛进行评分,并对评委的权威性和公平性负责。5 名评委的个人信息事先不对外公开。
3.7 评委从创意性, 匹配度,流畅性, 编队复杂度, 动作完成度 5 个维度进行打分,打分范围为 0-10 分, 0.5 分一档(编队复杂度除外) 。 各个维度(编队复杂度除外)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相加,并计算一次编队复杂度得分相加, 为最后得分。
3.8 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以创意性>匹配度>流畅性>动作完成度的得分情况对比赛名次进行排序。
3.9 比赛前飞行环境布置及网络配置时间上限为10分钟, 各组别选手需独立完成。 
评分标准参考:

得分

创意性

匹配度

流畅性

编队复杂度

动作完成度

10-9分

5个及5个以上动作或者编舞效果具有独创性
音乐与动作,编舞效果完美结合
空中机器人的动作衔接非常流畅,编舞效果切换也非常流畅

小学组

2 机 10 分

3 机 13 分

4 机 18 分

/高中组

4 机 10 分

5 机 13 分

6 机 16 分

7 机 20 分

9个及9个以上动作完成度高,比如飞转圈特别圆,队形特别整齐等

8-7分

3-4个动作或者编舞效果具有独创性
音乐与动作,编舞效果非常匹配,只有1-2处瑕疵
空中机器人的动作衔接很流畅,编舞效果切换也很流畅,只有1-2处瑕疵
7-8个动作完成度高

6-5分

1-2个动作或者编舞效果具有独创性
音乐与动作,编舞效果基本匹配,没有整段不匹配的情况
空中机器人的动作衔接和编舞效果切换偶尔比较生硬
5-6个动作完成度高

4-3分

音乐的剪辑具有创意
音乐与动作,编舞效果有整段不匹配的情况
空中机器人的动作衔接和编舞效果切换有些生硬
无重大动作失误

2-1分

毫无亮点
音乐与动作,编舞效果完全无法匹配
空中机器人的动作衔接生硬,没有编舞效果切换
存在动作重大失误,比如飞圆形时明显有偏离
四、比赛说明
4.1 比赛将在同一个场地进行,参赛队伍的编程桌号与出场顺序将在签到时通过抽签决定。
4.2 比赛场地大小为长 6 米*宽 6 米*高 3 米。小学组使用其中长 4 米*宽 4 米*高 3 米的区域,初中组和高中组(含中专与职高) 比赛场地大小为长 6 米*宽 6 米*高 3 米的区域。
4.3 比赛所用笔记本电脑、 无人机、电池、路由器等设备及草稿纸、 笔等辅助工具均由参赛选手自备。大赛组委会原则上不提供备用机。
4.4 比赛时, 参赛队伍有 10 分钟准备时间。 在准备时间内,由其中一名队员向 5 位评委介绍表演的内容,包括音乐选择的原因,基本动作介绍,创意介绍等,介绍时间不得超过 10 分钟。 其他队员配置无人机,放置在各自的起飞点。准备完成后,得到裁判示意,即可开始表演。准备时间不得超过 10 分钟,如超时在 1 分钟内,将给予警告处理,如超时超过 1 分钟, 则选手需选择在当前无人机连接状态下起飞表演或弃权。
4.5 如果比赛中途发生无人机失控, 或由技术裁判判定无法安全展示等情况, 裁判有权终止表演。
4.6 本项比赛分为“编程” 和“飞行展示” 两个环节。 编程环节:在封闭的编程考场中现场完成编程。小学组编程时间为 2 小时;初中组、 高中组(含中专与职高) 编程时间为 3 小时。 编程完成后, 由当值裁判统一要求封存; 飞行展示环节:限时 15 分钟,包含配置网络及无人机飞行等所有操作。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含中专与职高)分组比赛,分组评定名次与奖项。
4.7 参赛队伍在签到时通过抽签,决定本队的编程考场桌号与出场顺序;如:某支参赛队抽签号码为“3 号”,则需在“现场编程与调试”环节中,入座考场中的 3 号座位参与比赛,并在“正式飞行”环节中,第 3 位出场比赛。
4.8 每支参赛队在编程时间内,均有一次前往比赛场地,进行 15 分钟真机调试的机会。选手需自行携带参赛道具,在裁判的带领下前往比赛场地。经裁判确认后,参赛选手方可进行调试操作,且此时裁判开始计时。每支队伍需在调试时间结束前离场。调试时间结束时还未离场的选手,将会被裁判强制请离场地。
参赛队伍需要调试时,需在编程考场内向裁判进行申请,裁判进行登记后,将会按照申请顺序,带领选手前往调试场地。 上一支队伍调试完成, 离开调试场地后,裁判才会带领下一支队伍前往场地。编程时间结束后,任何参赛队不得再进行修改和调试。参赛队未申请调试的, 或已申请调试,但因排队等待的原因,未排到调试的, 均视为失去调试资格。
4.9 如在编程考试开考后 30 分钟仍未到场的, 将视为放弃竞赛资格。 学生延迟到场的缺考时间不做时间顺延。
五、注意事项
5.1 选手进入比赛场地内摆放或调试无人机时, 必须穿鞋套,鞋套由大赛提供。
5.2 编程、 真机调试及比赛期间,只有参赛选手可以进入相关区域。
5.3 在比赛过程中,由于有音乐播放,其他参赛队伍禁止喧哗与打闹。
5.4 不得携带任何形式的编程文件(包括但不限于通讯工具、 移动存储设备、纸质文档、参考书等), 一经发现将直接取消比赛资格, 并立刻劝离考场。
5.5 比赛正式开始后同一组别未实到的参赛选手将不得进入赛场参与比赛。
违反以上事项的参赛队伍,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取消比赛成绩。


“旋翼赛编程挑战赛”竞赛规则

一、比赛组别
比赛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三个组别。每支参赛队伍由2名队员组成。每支参赛队伍仅能参加一个组别的比赛,不得跨组别多次参赛。
二、比赛器材
四轴教育无人机
三、比赛规则
3.1本项目通过编程控制无人机在规定的赛场内进行自主飞行,完成不同难度的科目,根据科目总得分与完赛时间评定比赛排名。优先以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得分相同者,再根据完赛时间进行评定,时间短者为优胜。完赛时间也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无人机少者为优胜。
3.2 本竞赛为团体比赛,每队由2人组成,竞赛需使用1-2架编程无人机,所用无人机、电池、编程电脑、路由器及测量工具由参赛选手自带。其他比赛道具(备用路由器、地毯、科目障碍物等)均由组委会提供。大赛组委会原则上不提供备用机。
3.3 竞赛场地大小为长6米、宽6米、高3米。
3.4 竞赛科目总数量为9种,小学组完成其中5种科目,初中、高中组完成7种科目。竞赛科目允许使用1架无人机或者2架无人机共同完成。除起飞、降落外,其他科目完成顺序不做要求。
3.5 科目类型

3.5.1 科目参数介绍:
科目1:竖杆高度1.5米
科目2:竖杆高度1.5米,横杆长度0.8米,横杆离地高度1.5米
科目3:本科目为本届比赛编程挑战赛的实测科目。竖杆高度1.5米,圈直径0.7米,圈中心离地高度为0.9~1.5米,需选手实际测量后确认。同一组别中,该科目圈中心离地高度相同
科目4:竖杆高度1.5米,圈直径0.7米,圈中心离地高度1.2米
科目5:竖杆高度1.5米,两个竖杆间距1米
科目6:竖杆高度1.5米,横杆高度0.8米,横杆离地高度1.5米,两组道具间距1.2米
科目7:竖杆高度1.5米,圈直径0.7米,三个圈的中心离地高度分别为1米、1.25米、1.5米
科目8:竖杆高度1.5米,圈直径0.7米,高圈中心离地高度1.5米,低圈中心离地高度1.1米
3.5.2 小学组
科目1绕竖杆:顺时针或逆时针绕一圈,方向不做规定。
科目2绕横杆:上下绕一圈,方向不做规定。
科目3穿竖圈:从一侧穿过竖圈到其另一侧,方向不做规定。
科目4穿横圈: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穿过横圈,方向不做规定。
科目5定点降落:竞赛飞机降落到指定区域范围内
3.5.3 初中、高中组
科目1绕竖杆:顺时针或逆时针绕一圈,方向不做规定。
科目2绕横杆:上下绕一圈,方向不做规定。
科目3穿竖圈:从一侧穿过竖圈到其另一侧,方向不做规定。
科目4穿横圈: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穿过横圈,方向不做规定。
科目5绕横8字:绕2根竖杆,左右绕8字,方向不做规定。8字须收尾相接,将由裁判通过3D预览判定。
科目6绕竖8字:绕2根相同高度横杆,上下绕8字,方向不做规定。8字须收尾相接,将由裁判通过3D预览判定。
科目7变色穿圈:从低到高,变换3种不同灯光颜色穿过科目。
科目8穿高低圈:顺序与方向不做规定。
科目9定点降落:竞赛飞机降落到指定区域范围内
以上科目1-6中选取4种,科目7、8、9为指定考试科目。
3.6 竞赛分数评定
竞赛时如选择1架无人机完成科目,则依次计算此架无人机在完成各个科目过程中的得分与扣分。如选择2架无人机完成科目,则计算2架无人机共同完成科目过程中的得分与扣分。
3.6.1 小学组科目得分
每个科目分值均为20分,满分为100分。
3.6.2 初中、高中组科目得分
科目1-6,9分值均为20分;科目7、8分值均为40分,满分为180分。
3.6.3 竞赛扣分
3.6.3.1 竞赛过程中,无人机触碰网笼10分/次
3.6.3.2 竞赛过程中,无人机将场内科目道具撞倒10分/次
3.6.3.3 竞赛过程中,如果选择2架无人机完成科目任务,飞行时2架飞机发生碰撞10分/次
3.7 竞赛时间
3.7.1本项比赛分为“编程”和“飞行”两个环节。编程环节:在封闭的编程考场中获取题卡,现场编程。小学组编程时间为2小时,使用A类题卡;初中组、高中组编程时间为3小时,使用B类题卡。小学组赛选手在相同时间及考场中进行编程,初中组、高中组参赛选手在相同时间及考场中进行编程。编程完成后,由当值裁判统一收集完程序并保存;飞行环节:限时15分钟,包含配置网络及无人机飞行等所有操作。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分组比赛,分组评定名次与奖项。
3.7.2每支参赛队在编程时间内,均有一次前往比赛场地,进行10分钟真机调试的机会。选手需自行携带参赛道具,在裁判的带领下前往比赛场地。经裁判确认后,参赛选手方可进行调试操作,且此时裁判开始计时。每支队伍需在调试时间结束前离场。调试时间结束时还未离场的选手,将会被裁判强制请离场地。
参赛队伍需要调试时,需在编程考场内向裁判进行申请,裁判进行登记后,将会按照申请顺序,带领选手前往调试场地。上一支队伍调试完成,离开调试场地后,裁判才会带领下一支队伍前往场地。
编程时间结束后,任何参赛队不得再进行修改和调试。参赛队未申请调试的,或已申请调试,但因排队等待的原因,未排到调试的,均视为失去调试资格。
3.7.3 竞赛计时:
3.7.3.1开始计时:从编程软件点击开始按键,开始计时。
3.7.3.2结束计时:(1)所有无人机完成竞赛科目后,正常落地停桨。(2)竞赛过程中,所有无人机因异常原因,导致无法继续完成后续科目的,此时完赛时间按照上限3分钟计。(3)竞赛时间超过3分钟。
四、注意事项
4.1如在编程考试开考后30分钟仍未到场的,将视为放弃竞赛资格。学生延迟到场的缺考时间不做时间顺延。
4.2不得携带任何形式的编程文件(包括但不限于通讯工具、移动存储设备、纸质文档、参考书等),一经发现将直接取消比赛资格,并立刻劝离考场。
4.3比赛正式开始后,如一参赛队已有选手入场,则同一队未实到的选手将不得再进入赛场参与比赛。

“旋翼赛物流搬运赛”竞赛规则

一、比赛组别
比赛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三个组别。每位参赛队员仅能参加一个组别的比赛,不得跨组别多次参赛。
二、比赛器材
四轴教育无人机
三、物资说明
A类物资:六边形 对角长度60mm 厚度15mm 重约38 g
B类物资:六边形 对角长度50mm 厚度15mm 重约28 g
C类物资:六边形 对角长度40mm 厚度15mm 重约18 g
类物资均只有一面为 铁 片 。
四、竞赛规则
4.1比赛为无人机物流搬运赛,为个人性质比赛,根据选手的比赛分数及飞行比赛时间进行名次评定。
4.2比赛所用无人机,均由参赛选手自带。每名选手原则上可以携带两台飞行赛用机,一台比赛用机,一台备用机,并自行准备好比赛用电池。大赛组委会原则上不提供备用机。
4.3选手比赛全程佩戴护目镜,在赛道指定区域进行操作。
4.4每位选手的用时上限为300秒,超出该时间,视为比赛结束。
4.5选手按照规定顺序,规定科目完成全部比赛的,在不超过上限时间的前提下,记录个人实际完成时间。
4.6判定比赛结束的几种状况:
4.6.1比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在锁桨动作完成后,桨叶停转;
4.6.2比赛实际用时超过比赛规定的上限时间;
4.6.3比赛过程中无人机跌落或撞到防护网上,经反复遥控操作,无法复飞继续比赛;
4.6.4比赛过程中主动用手接触或触碰无人机。
五、计算成绩规则
5.1成绩评定基于比赛得分与飞行时间。
5.2评比名次与奖项,以得分高者占优,得分相同者,再根据比赛用时最短者为优胜。
六、比赛科目
比赛全程为七个科目,分别为: (1)获取物资,(2)穿越山洞,(3)丛林避障,(4)钻过渠道,(5)投放物资,(6)精准经停,(7)降落。
6.1比赛正式开始前,参赛选手可以在当值裁判员确认下进行最多1分钟的飞行测试,确保比赛用机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6.2裁判发出“开始”口令,比赛计时开始,选手启动飞机,进入比赛环节,并按照科目1-7的顺序完成比赛。其中科目7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仅作为一次得分,且完成科目7后,视为比赛结束。
6.3由起降平台起飞至安全高度,飞向科目1,选择合适的物资进行携带;然后携带物资飞往科目2,选择3个山洞之一,进行穿越;之后携带物资飞往科目3,依次S形绕过丛林;之后携带物资飞往科目4,从不同高度钻过渠道;之后将物资投送到科目5指定区域;之后在科目6经停精准降落并停桨;之后重新起飞重复科目1-科目6,直至任务完成,飞往科目7进行精准降落。
6.4 科目1包含3类物资A类物资数量1,得分50/个,B类物资数量1,得分100分/个,C类物资数量1,得分150分/个;(注:科目1物资得分以最终到达科目5统计目的地得分为准。)科目2,(2A,50分,2B,30分,2C,10分);科目3(3A,10分 3B,10分 3C,10分 3D,10分);科目4(4A,10分 4B,20分 4C,20分);科目5统计投放物资的得分值;科目6,60分;科目7(40-100分)
以上科目物资在规定时间内无扣分,无违规,获得所有分数满分为:1000分
赛场示意图:

比赛场地为6m * 9m* 3m区域,选手活动区为2.5m * 1m区域
6.5 评分标准
科目1所含物资,在到达科目5后,统计在科目5的物资数量及得分值;科目2中,携带物资穿过科目2A,得50分,穿过2B,得30分,穿过2C得10分,每次仅能从2A,2B,2C中选择其中一个科目通过,或放弃此科目;科目3分为科目3A,3B,3C,3D需要按3A-3B-3C-3D的顺序如示意图所示以S型绕过各障碍物,飞行高度不得超过障碍杆的高度,每个障碍物为10分,共计40分;科目4分为4A,4B,4C,需要按4A-4B-4C的顺序,按照示意图中方式依次穿过,4A得10分,4B得20分,4C得20分,共计50分;科5计算成功运送过来的物资计分,其中A类物资50分/个,B类物资100分/个,C类物资150分/个,共计:300分。科目6,精准降落到平台上,并上锁后,获得60分,或放弃此科目;科目7精准降落,参考如下标准:

无人机桨保护罩和中心点均落于起降垫内环以内,未压线,出线。 获得100分

无人机桨保护罩压到内环线,或已出内线,但无人机中心仍在内环以内,获得80分

无人机桨保护罩和中心已 出内环区域 但中心点仍在内环与外环之间 获得 6 0 分

无人机中心点已出起降垫区域或未落到起降垫上 但 已成功降落并停桨 获得4 0 分
6.6 比赛过程说明
1)在完成科目2到科目4过程中,需要携带物资方可得到相应科目的分数,如在规定时间内,搬运过程中物资掉落,选手可以选择重新捡起掉落的物资继续完成比赛,也可以选择放弃物资,返回到科目1重新选择新的物资,继续比赛。
2)任务物品,每次只能选择一个物资进行携带。
3在任务物品 送 达科目 5 之 前, 本 次任务所经科目,仅做一次计分。
4)科目 5 ,物资 投放区域为直径一米的圆形范围,以物资的第一落点计算是得分。
5科目 6 ,每 次成功运送物资到科目 5 后 ,方可在科目 6 经 停并得分一次。
6300 秒 内,可按规定路线将所有物资运往科目 5 目 的地,每一圈均 可 正常得分。
7300 秒 内,只允许一次降落到科目 7 降落后 不得 复飞,桨叶 停止 转动后 结束比赛。
8)每个物资的运送仅计算一次得分。
6.7 扣分说明
1比赛中未佩戴护目镜,扣 10 0 分。佩戴护目镜以选手进入飞行区防护网内开始记。
2比赛 过程中,选手无论任何原因,导致 赛 场道具倒地的, 比赛继续,后续比赛中该项目无法得分,并扣 20 分 个
3比赛过程中,无人机 飞行 高度超 过 飞行网笼的高度, 扣 50 分 次
4比赛过程中, 选手仅能在规定的“移动区域”内移动,完成飞行比赛,如果出现参赛选手的鞋子踩压“移动区域”标志线且鞋子的任何一个实际接触地面的部位有肉眼可明显识别的超出“移动区域”标志线外侧的行为发生,扣 10 0分/
5)比赛过程中, 选手 操作无人机碰到 人 (选手本人,或裁判 扣 10 0 分 次
6)一次携带超过一个物资进行运送 在 科目 5 仅计算其中一个较高物资的分数,并因 违规 扣 10 0 分 。
3.1 比赛为创意类编程赛,根据比赛分数进行名次评定。
3.2 比赛所用的音乐曲目由参赛队伍自行选择, 内容要求健康向上, 并富有时代气息。
3.3 各参赛队需要在正式比赛前完成选取音乐曲目,剪辑音乐(各组别舞蹈时长不同,见 3.4), 建议提前构思, 编排无人机舞蹈动作,编程实现,调试模拟,实际飞行验证。
3.4 小学组舞蹈时间要求为 40-60 秒, 初中组舞蹈时间要求为 50-70 秒, 高中组(含中专与职高)舞蹈时间要求为 50-70 秒。 舞蹈时间以 3D 预览的时间为准进行判定。 允许自行剪辑音乐,加入音效, 但音乐剪辑只能从同一首音乐进行剪辑。比赛舞蹈时间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将从最终打分成绩的总分中扣除 20 分。
3.5 小学组 2-4 机编队,初中组 4-7 机编队,高中组(含中专与职高) 4-7 机编队。
3.6 由组委会指定 5 名评委对全国比赛进行评分,并对评委的权威性和公平性负责。5 名评委的个人信息事先不对外公开。
3.7 评委从创意性, 匹配度,流畅性, 编队复杂度, 动作完成度 5 个维度进行打分,打分范围为 0-10 分, 0.5 分一档(编队复杂度除外) 。 各个维度(编队复杂度除外)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相加,并计算一次编队复杂度得分相加, 为最后得分。
3.8 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以创意性>匹配度>流畅性>动作完成度的得分情况对比赛名次进行排序。
3.9 比赛前飞行环境布置及网络配置时间上限为10分钟, 各组别选手需独立完成。 
评分标准参考:

得分

创意性

匹配度

流畅性

编队复杂度

动作完成度

10-9分

5个及5个以上动作或者编舞效果具有独创性
音乐与动作,编舞效果完美结合
空中机器人的动作衔接非常流畅,编舞效果切换也非常流畅

小学组

2 机 10 分

3 机 13 分

4 机 18 分

/高中组

4 机 10 分

5 机 13 分

6 机 16 分

7 机 20 分

9个及9个以上动作完成度高,比如飞转圈特别圆,队形特别整齐等

8-7分

3-4个动作或者编舞效果具有独创性
音乐与动作,编舞效果非常匹配,只有1-2处瑕疵
空中机器人的动作衔接很流畅,编舞效果切换也很流畅,只有1-2处瑕疵
7-8个动作完成度高

6-5分

1-2个动作或者编舞效果具有独创性
音乐与动作,编舞效果基本匹配,没有整段不匹配的情况
空中机器人的动作衔接和编舞效果切换偶尔比较生硬
5-6个动作完成度高

4-3分

音乐的剪辑具有创意
音乐与动作,编舞效果有整段不匹配的情况
空中机器人的动作衔接和编舞效果切换有些生硬
无重大动作失误

2-1分

毫无亮点
音乐与动作,编舞效果完全无法匹配
空中机器人的动作衔接生硬,没有编舞效果切换
存在动作重大失误,比如飞圆形时明显有偏离
四、比赛说明
4.1 比赛将在同一个场地进行,参赛队伍的编程桌号与出场顺序将在签到时通过抽签决定。
4.2 比赛场地大小为长 6 米*宽 6 米*高 3 米。小学组使用其中长 4 米*宽 4 米*高 3 米的区域,初中组和高中组(含中专与职高) 比赛场地大小为长 6 米*宽 6 米*高 3 米的区域。
4.3 比赛所用笔记本电脑、 无人机、电池、路由器等设备及草稿纸、 笔等辅助工具均由参赛选手自备。大赛组委会原则上不提供备用机。
4.4 比赛时, 参赛队伍有 10 分钟准备时间。 在准备时间内,由其中一名队员向 5 位评委介绍表演的内容,包括音乐选择的原因,基本动作介绍,创意介绍等,介绍时间不得超过 10 分钟。 其他队员配置无人机,放置在各自的起飞点。准备完成后,得到裁判示意,即可开始表演。准备时间不得超过 10 分钟,如超时在 1 分钟内,将给予警告处理,如超时超过 1 分钟, 则选手需选择在当前无人机连接状态下起飞表演或弃权。
4.5 如果比赛中途发生无人机失控, 或由技术裁判判定无法安全展示等情况, 裁判有权终止表演。
4.6 本项比赛分为“编程” 和“飞行展示” 两个环节。 编程环节:在封闭的编程考场中现场完成编程。小学组编程时间为 2 小时;初中组、 高中组(含中专与职高) 编程时间为 3 小时。 编程完成后, 由当值裁判统一要求封存; 飞行展示环节:限时 15 分钟,包含配置网络及无人机飞行等所有操作。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含中专与职高)分组比赛,分组评定名次与奖项。
4.7 参赛队伍在签到时通过抽签,决定本队的编程考场桌号与出场顺序;如:某支参赛队抽签号码为“3 号”,则需在“现场编程与调试”环节中,入座考场中的 3 号座位参与比赛,并在“正式飞行”环节中,第 3 位出场比赛。
4.8 每支参赛队在编程时间内,均有一次前往比赛场地,进行 15 分钟真机调试的机会。选手需自行携带参赛道具,在裁判的带领下前往比赛场地。经裁判确认后,参赛选手方可进行调试操作,且此时裁判开始计时。每支队伍需在调试时间结束前离场。调试时间结束时还未离场的选手,将会被裁判强制请离场地。
参赛队伍需要调试时,需在编程考场内向裁判进行申请,裁判进行登记后,将会按照申请顺序,带领选手前往调试场地。 上一支队伍调试完成, 离开调试场地后,裁判才会带领下一支队伍前往场地。编程时间结束后,任何参赛队不得再进行修改和调试。参赛队未申请调试的, 或已申请调试,但因排队等待的原因,未排到调试的, 均视为失去调试资格。
4.9 如在编程考试开考后 30 分钟仍未到场的, 将视为放弃竞赛资格。 学生延迟到场的缺考时间不做时间顺延。
五、注意事项
5.1 选手进入比赛场地内摆放或调试无人机时, 必须穿鞋套,鞋套由大赛提供。
5.2 编程、 真机调试及比赛期间,只有参赛选手可以进入相关区域。
5.3 在比赛过程中,由于有音乐播放,其他参赛队伍禁止喧哗与打闹。
5.4 不得携带任何形式的编程文件(包括但不限于通讯工具、 移动存储设备、纸质文档、参考书等), 一经发现将直接取消比赛资格, 并立刻劝离考场。
5.5 比赛正式开始后同一组别未实到的参赛选手将不得进入赛场参与比赛。
违反以上事项的参赛队伍,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取消比赛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