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查看更多
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 查看更多

一、基地基本概况
赤山湖隶属苏南古邑句容,是南京母亲河秦淮河的源头,被誉为“秦淮第一湖”。2016年获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17年获批镇江市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022年成功创成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13平方公里,湿地覆盖率89%,拥有河流、湖泊、沼泽等丰富的湿地类型,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每年秋冬季节,数以万计的鸟类来此栖息、越冬与繁衍,据统计,赤山湖拥有野生鸟类17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是南京周边名副其实的“生态绿肾”“天然氧吧”和野生动植物天堂。
二、科普服务能力
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广阔的湖域面积、众多的湿地类型,基地先后完善了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生态恢复区、湿地保育区等五大功能区的科普设施,建成观鸟屋、护鸟馆、水利文化展馆、生态文明建设展陈馆、湿地科普展厅等室内宣传场所,以及莲文化长廊、环湖绿道、水文化石刻、露营基地、河湖长制主题公园等室外宣教场所,并配置有轮式小火车、观光电瓶车、自行车、仿古游船等交通设施,形成了室内外科普宣教联动格局。科普区域总面积超过2.2平方公里,可一次性接待800-1000名青少年参与科普实践活动。为确保科普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与可持续性,基地专门购置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无人机、超长焦相机、长焦望远镜、双筒望远镜等宣教设备。成立一支科普宣教队伍,成员包括总负责1名,部长1名,专职科普工作人员15名,兼职科普工作人员55名,并组建一支50余人的专业运营管理团队,全面负责基地的安全保障、宣传推广、设施维护、巡查保护、科研监测等工作,为科普宣教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三、科普活动设计
自国家湿地公园建成以来,赤山湖面向普通民众、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生开展各类线上线下科普活动。成立赤山湖湿地自然学校,组建“绿梦”志愿讲师团,推出包括《神奇的湿地》《水知道答案》《我们身边的湿地植物》《生态保护红线知多少》等20余套系列科普课程,设计开发《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绘本》《我们身边的湿地植物》等原创科普图文产品,走进数十个中小学、幼儿园普及科普知识。开展“了不起的湿地植物”“小小水质检测员”“书画魅力湿地”“探秘湿地飞羽”等各类主题科普研学活动,活动中青少年跟随宣教人员,沿花兰墩步行线、滨湖骑行线、环湖乘车线等特色研学线路,观察湿地、聆听知识、参与科普实践。基地定期在赤山湖管委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活动公告,推送科普知识,推出的湿地文化、鸟类冷知识、生态科普等系列专题受到广泛好评。截至目前,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已招募300余名志愿者,累计开展各类主题科普活动300余场,科普人数达十余万人,成为长三角地区普及湿地知识、传播水利文化、打造特色生态旅游的新地标。2018年起,赤山湖相继获评“江苏省土地科普基地”“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镇江市社科普及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学习强国”、人民网、人民日报、扬子晚报等媒体均给与广泛报道。

四、未来发展方向
下一步,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将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主线,以深化科普有效供给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专兼职科普队伍管理,完善科普公共服务场所建设,组织多样化的科普活动,不断提升科普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打造人民群众身边“有深度、有温度”的科普教育基地,为新时代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