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军团为战“疫”提供坚强后盾+ 查看更多
疫情防控是一场与病魔较量的阻击战,也是一场与病毒赛跑的“科技大比拼”。近日,省产研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省科技统筹资源服务中心、科技企业等“科字号”抗疫生力军积极响应防疫需求,研发一批硬核科技产品,创建一系列科技资源共享模式,助力疫情高效防控。
3月28日,常州博闻迪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0余名工作人员正加班加点,一批批白色的新冠病毒抗原试剂盒走下生产线。据了解,公司近期产能从原来的5万人份/天增长到20万人份/天,全面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这款试剂盒用于快速检测是否感染新冠病毒。自量产以来,已售出几百万份,销往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德国、日本、斯洛文尼亚等10余个国家。”公司董事长刘凤鸣说,试剂盒包含一只类似U盘的小白盒、一根棉签、一瓶稀释液、一份干燥剂。只需将棉签放入鼻腔或口腔内,自行做鼻拭子或咽拭子检测,再把棉签浸入稀释液,将稀释液滴入白色盒子,15~20分钟,通过小白盒内试纸的颜色变化即可判断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在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要负责上百人的一日三餐、测温核酸、垃圾清理、送生活用品等工作。在如此繁琐的防疫工作中,工作人员长时间无法休息,人员配备不足,具有较高的风险隐患,疫情防控难度增加。
“如果将简单的配送、搬运、消杀等任务交给机器人来做,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能减少工作人员感染病毒的风险。”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研发人员介绍,研究所研发的系列机器人能满足消杀、送餐、导航等功能,为隔离点提供无间断双重防护。以清洁消毒机器人为例,其基于雷达、视觉等多传感融合技术和模块化设计,可以实现高效和同步作业,为隔离点创造干净卫生的环境。此外,还有智造复合机器人自动收垃圾,集萃智造复合机器人代替人工承担垃圾的收集处理工作,实现垃圾处理无人化作业。
3月23日,由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协调共享的16台荧光定量PCR等仪器设备运抵南京江北新区的核酸检测机构。“这些设备预计能使日检测能力提高1.6万管,真是解了燃眉之急!”南京江北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管理办公室科技与经济发展部周光霞说。
前不久,南京发布部分居民进入小区、单位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要求,面对日益增长的核酸检测需求,3月19日起,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在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指导下,发布征集仪器设备的通知。
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室与基地处副处长田永超看到通知后迅速行动。“我校科研平台有多台PCR核酸提取设备供学生做科学实验,看到征集后,老师和同学们积极配合协调出2台设备连夜冒雨打包,仅用3小时就完成了交接。”田永超说,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使用能够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为国家减少了不必要的投入和支出,也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 (作者:张宣 编辑:谢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