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事业大家谈】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特色品牌+ 查看更多
近日,苏州籍两院双院士顾诵芬荣获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继程开甲、钱七虎之后苏州获此殊荣的第三人。喜讯传来,市民纷纷转发点赞,掀起了讲好科学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苏州潮”,也成为科学家精神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一课。

苏州,古代是状元之乡,当代是院士之城。苏州现有两院院士140位(苏州籍106位),其中,2021年新当选两院院士5位(苏州籍3位,在苏工作2位)。长期以来,苏州将院士精神作为城市精神的核心内涵,作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重要法宝,率先设立“苏州科学家日”,弘扬科技报国,推动自立自强。苏州市科协将科技史作为党史学习重要组成部分,把科学家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全面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着力念好“学、读、看、听、走”五字经,倾力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的特色品牌和响亮名片。
围绕“学”,苏州市科协通过召开全市科技人才座谈会、举办科技社团党史教育专题培训班、开设网上学习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向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传达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凝聚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融入“科创中国”平台,成立科学家企业家苏州协同创新联盟,组织科学家与企业家围绕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和企业技术瓶颈开展经常性对接咨询活动,形成协同创新机制,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围绕“读”,苏州市科协陆续编撰《苏州院士》《科学家文学故事》等人物传系列丛书,获评江苏“礼赞全面小康致敬建党百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成为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推荐书目并正筹划绿色通道加印;在党校、图书馆、中小学设立苏州科学文化书架,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亲子阅读大赛活动”,拓展党史学习教育人群和阵地。
围绕“看”,苏州市科协拍摄《薪火·致敬科学家》《爱国者·奋斗情》等院士纪录片12期,在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看苏州App等当地主流媒体播放,被学习强国、新华网等国家级平台转载12期,为全国弘扬科学家精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影视素材;创作编排《遇见最美的星》微型歌舞剧,展示苏州科技工作者参与脱贫攻坚战的靓丽风采和感人故事,参加全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旗百年红”文艺汇演。
围绕“听”,苏州市科协开设“赛先生说”苏州科学文化讲坛,组织第二届“苏州科学家日”、2021“杨嘉墀科技奖”颁奖等系列活动,邀请王志珍院士作现场主题报告、潘君骅院士讲“开学第一课”;设立“喜马拉雅”影响力音频传播平台院士故事专栏,开通弘扬科学家精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便利通道;组织相声大师马季弟子刘喜尧老师巡回讲述以“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为代表的苏州院士故事。
围绕“走”,苏州市科协与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联合建立科学文化和科学家精神苏州研究基地,引入“赛先生”科学和医学公共传播奖评审基地落户并举办首届论坛;修缮王淦昌、李强等院士故居群落,建成中国血液学博物馆,充分利用以院士命名的5所学校、2个班级和4个科普工作站等资源,形成一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以此为基础,苏州市科协开辟了科学家精神红色教育路线,走基地、学党史、见精神,成为广受干部群众欢迎的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的新生力量。
2021年以来,苏州科学家精神宣传主题报道100多篇获得学习强国、央视新闻等平台转载,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致敬科学家、争当科学家的热情,点燃了全市青少年学习科学家、立志科技报国的“追星热潮”,发动组织100多万学子参与主题活动,有力激励了苏州一代又一代人听党话、跟党走、追梦现代化,有效扩大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影响力传播力,全力擦亮苏州党史学习教育的科学家精神“最美窗口”。(作者:苏州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程波 编辑:谢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