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6-02
南京市鼓楼区科协被中国科协表彰为“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 查看更多
南京市鼓楼区科协被中国科协表彰为“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1-12-09 17:12
12月7日,中国科协召开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会议,南京市鼓楼区科协被表彰为“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系全省唯一区县科协获此荣誉。

“十三五”期间,鼓楼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依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注重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特色科普,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科普社会环境不断优化,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20年,全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22.1%,位居全市首位、全省全国前列。

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合理规划。鼓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健全《纲要》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印发了《鼓楼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鼓楼区“十三五”科普工作规划》。区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加强成员单位沟通合作,建立共商共建机制,健全协调领导制度;区科协领导班子工作务实、凝聚力强,统筹规划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每年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定期召开会议,加大推进力度;建立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和开展科普工作的有效机制,将“社区科普教育硬件建设和科普宣传教育活动”2项指标纳入到全区创建“星级文明和谐社区”指标中,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科普工作考核管理与表彰奖励制度。突出抓好街道、社区两级科普能力建设,实现了全区13个街道和120个社区的科协组织全覆盖。建立科普经费保障机制,逐年增加科普经费投入,科普周、科普日等重大科普活动有专项财政经费保障,科普专项经费明显高于同等条件地区平均水平,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集聚优质资源,精准服务惠民。鼓楼区成立了以贲德院士为名誉团长、42位专家组成的科普讲师团,每年召开科普讲师团座谈会,开展“科普报告”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进园区、进军营等“五进”活动,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播科技魅力,院士志愿者成为了科普活动的“代言人”。创新“微科普馆”建设模式,建成“海洋国防教育馆”“电影文化馆”等12个“社区特色科普馆”和“少儿地震科普馆”“环保科技馆”等4个“校园特色科普馆”,做到每个街道辖区内拥有一个“微科普馆”。推进南京大学、河海大学等大学、科研机构所属科技场馆向居民开放;南邮物联网科技园有限公司等4个单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医疗显示科技展示馆、海洋国防教育馆等11家成功创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和南京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天正小学等8所学校成功创建江苏省科学特色学校,设130余处科普画廊,总长度1500延米;为社区、学校、机关配备全媒体科普大屏92块;推动“百千万行动”实施,推进社区、学校与“科普中国”精准对接,实现落地应用,科普中国社区e站、科普中国校园e站覆盖率达100%。全区注册科技志愿服务者3298人,注册、认证科普中国APP3883人,线上分享基站总数11808个,分享文章总数达507849篇,益人群达10万人次以上。每年举办科普员培训3场次以上,培训达500多人次。

紧盯重点人群,营造浓厚氛围。鼓楼区科协结合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活动,围绕“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健康养生、疫情防控”等主题,每年组织开展近200场各种类型的科普主题活动,举办“科普学堂专家报告会”“健康科普专家社区行”“院士进校园”“亮眼行动”等一系列特色科普活动。积极开展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联合举办全区“三模”“金钥匙”“科技创新”竞赛,举办“校园科技节、科技周、夏(冬)令营”等活动,全区参与科技活动青少年达90%以上。每年举办4期“南京科协大讲堂”活动和2场次高端科普报告会。举办劳动者各类科技培训100多场次,培训人数达5000人次。组织开展全民科学素质线上、线下科普知识竞赛和网络直播活动,群众参与度高、成效明显。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突出抓好应急科普宣传,及时印发科普挂图、抗疫手册折页2万余份,利用92块科普大屏,全时宣传播放科学防控知识,公布心理热线,为群众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区科普讲师团成员在各自领域积极行动,开展抗“疫”助学、营养抗“疫”等,点击量超过100万次,受到广泛好评。 (作者:南京市鼓楼区科协 编辑:谢长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