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志愿服务在行动】中国药科大学志愿者: 流调电话线上战“疫”

发布日期:2021-08-25 10:47
“您好,这里是南京市江宁高新区防疫指挥部。现根据交通运输局提供的信息联系到您本人,我们需要跟您核实一下行程信息。”这一句话,负责南京市江宁高新区流调工作的志愿者、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2020级硕士生张玲一天就要重复上百次。流调全称为“流行病学调查”,是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的调查研究。自7月27日起,中国药科大学5名青年大学生报名成为流调志愿者,协助南京市江宁高新区防疫指挥部进行行程轨迹追踪。


▲志愿者正在拨打排查电话

张玲介绍,每天上午8点前,流调志愿者们就已经到达防疫指挥部。随后,每名流调志愿者会领到3~5张行程追踪协调函。函件表格里全是密密麻麻的数字,一个紧挨着一个,串成陌生的电话号码,附在上百个需要追踪的人名后面。

“请问您几号经停的南京禄口机场?”“到目前为止,您核酸检测做了几次?”“您现在是什么颜色的健康码?”

在熟悉行程追踪协调函后,她们迅速投入工作,拨打协调函上的联系电话,仔细询问机主的行程信息。在确认了机主的相关信息后,她们还需将不同的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并同步登记到电脑上。
同样负责南京市江宁高新区流调工作的志愿者、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2020级硕士生周霞坦言,在核酸检测志愿过程中,大家都穿着防护服,市民们一眼就看出我们是工作人员。但在这次的流调志愿服务中,我们经常被误认为是诈骗电话,部分机主也不愿意透露自己的详细情况。

虽然实际流调工作中可能面临着种种不理解和不信任,但药大志愿者们毫不气馁,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

“如果机主怀疑这是诈骗电话,那我就会耐心解释我们是江宁高新区防疫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同时,我们会尽量避免涉及太过隐私的问题。有时候也会遇到拒不接听电话的市民,也只能再耐心多打几遍,一定要确保电话沟通到人。”周霞表示,倘若最终实在是无人接听,那只能和当地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联系,请他们上门确认或想其他办法解决。“一定要每个人都确认,一个也不能漏!”
此次疫情发生后,无数幕后英雄发挥螺丝钉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从一开始的略带生疏,到后来的轻车熟路,张玲和她的同学们默契配合,精确排查相关经停人员,为后续的人员集中隔离、抑制疫情扩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尽己所能、护“宁”平安。(葛思佳  姜晨 杨懿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