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图片

2021年仿生机器人竞赛

发布日期:2021-06-30 23:27

2021年江苏省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仿生机器人项目规则


A. 总纲
A-1. 定义
本《竞赛规则》,根据台湾相关竞赛规则简化而立,适用于“2021年江苏省青少年金钥匙科技竞赛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的竞赛项目。
A-2.解释
规则中没有涉及的内容,由组委会根据台湾相关竞赛相关规则解释。
B. 报名规定
B-1.低幼组:每队2人
小学组:每队3-6 
初高中组(含中高职):每队2-4 人。
B-2.注意事项:
1、每队至多1名指导教师。
2参与市赛选拔可获得省赛参赛资格。
3、各队参赛名单学校盖章确认。
C. 工具使用规定
C-1.竞赛中不得携带、使用电动、气动工具,组委会不提供电源可以自备充电式热熔胶枪(电源电压不得超过24V)。
C-2.可携带其他胶粘类用品,安全责任自负。
C-3.必须自带保护桌椅的保护垫(没有带保护垫将无法参加比赛、赛台台面出现损伤扣接力加直线赛总分10 分)。
C-4.不可携带危险工具,违反者责任自负。

一、仿生机器人项目——制作挑战赛(竞速、接力、拔河)比赛规定

D. 作品规定
D-1.作品含外观)尺寸必须40 厘米、宽22 厘米高不限。
D-2.作品含外观重量≤ 700 克。
D-3.所有作品测量尺寸,必须展开至最大幅度测量
E. 作品制作规定
E-1. 〈万兽之王〉竞赛作品制作规定
E-1-1 请参照『E-1.作品制作通则』办法。
E-1-2 万兽之王需设计为四脚前进。


E-2. 〈虫虫危机〉竞赛作品制作规定
E-2-1. 请参照『E-1.作品制作通则』办法。
E-2-2. 虫虫危机行进方式以多连杆(多于2对以上连杆)机构模式推进。
E-2-3. 成品重量(含造型及拔河用尾部)不可超过700 克。
E-3. 〈龙猫巴士〉竞赛作品制作规定
E-3-1. 请参照创作竞赛通用规则『E-1.作品制作通则』办法。
E-3-2. 龙猫巴士之车顶材料(材料不限制),队伍需自行准备(不得为成品,如铝罐或光盘片,需现场加工制作)。
E-3-3. 机构车身及车轮均限用大会提供之密集板现场制作。
E-3-4. 成品重量(含造型及拔河用尾部)不可超过700 克。
E-4. 〈蚂蚁雄兵〉竞赛作品制作规定
E-4-1. 请参照『E-1.作品制作通则』办法。
E-4-2. 蚂蚁脚底间隙(尖端边缘,如图5)须大于2公分。
E-4-3. 蚂蚁脚底须以『点接触』方式为原则接触赛道。若加装防滑装置,其最大宽度不得大于棒冰棍原始宽度,厚度须小于0.5公分。
E-4-4. 蚂蚁完整身体之设计必须是分开并可弯曲之三节身躯。
E-5. 〈机器战鼠〉竞赛作品制作规定
E-5-1. 请参照『E-1.作品制作通则』办法。
E-5-2. 机器战鼠以悬臂转动模式前进,悬臂转动时不可同时触及赛道(地面)
E-5-3. 总决赛时,成品重量(含造型及拔河用尾部)不可超过700 克。

E-6. 竞赛材料包内容如下。
齿轮盒*4   螺丝.40 颗 电池盒*3     棒冰棍*40
长轴*2     短轴*2        电线组*2     密集板*4
E-7. 团队赛制作时间小时,各参赛队根据竞赛项目要求,除外观外,独立现场制作3只机器兽(含传动部分、机构本体);个人赛制作时间1.5 小时,各参赛队根据竞赛项目要求,独立现场制作1只机器兽(含传动部分、机构本体)。
E-8. 机构主体部分限用组委会现场提供的材料,不得自行携带密度板、雪糕棒、五金配件、齿轮箱、电机及电池盒,不得破坏齿轮箱外观。防滑垫、垫片、配重及外观材料自行发挥。不得现场喷漆或使用其他有毒染料。
E-9. 机体上的液体不得污染竞赛跑道表面,机体不得损伤赛道。
E-10. 轴的长度可自行修改。(必须与材料包内的轴材质相同直径相同)。
E-11. 团队赛作品外观可事先做好带至赛场,在竞赛中安装于机器兽上,无外观不得参与竞赛,竞赛期间外观不得改变。
E-12. 参与拔河赛的机器兽,必须加装尾钩如经裁判认定不合规定将无法进行比赛。
尾钩必须使用材料包中材料制作,独立加装于机器兽后端,并外露于竞赛机体及造型之外>厘米。以拔河线套点为基准,尾钩高度必须距离赛道10 厘米以内(含10 厘米),且拔河全过程尾勾不得高于赛道10 厘米。

E-13. 接力赛触控器可自带,不能使用非接触类型控制开关(如遥控、光控、声控等),且触控器最高点离地不得超越 15 厘米。
E-14. 竞赛电池组(三颗电池盒组)空载总电压实测不得超过6V。为提倡绿色环保,建议使用充电电池。
F. 团队赛竞赛项目
F-1.接力竞速赛
F-1-1.竞赛场地:由如上图所示的三条相同赛道组成。每条赛道长210 厘米,宽25 厘米,高厘米。
F-1-2.场地材质:KT 板表面覆写真纸。
F-1-3.选用机型:初中组:龙猫巴士、万兽之王、虫虫危机
小学组:蚂蚁雄兵、万兽之王、机械战鼠
F-1-4.时间限制:120 (2 分钟)
F-1-5.竞赛方式:三个机器兽分别安装触控器,放置接力区,通过机器兽之间的接触实现自主启停,完成接力,采用积分制,竞赛一轮。
F-1-6.成绩评定:
(1)裁判计时,120 秒(分钟)内,以个机器兽完成赛道距离与成功接力所获得分数为比赛成绩,获得满分的代表队记录完成时间。
(2)接力赛总共190 分。完成一条赛道得50 分,完成一次接力停止或启动各得10 分。
(3)如未完成赛道,则以机器兽最前端停止区域分值计算赛道距离分(压线算高分),并判定该机器兽接力失败(该接力区20 分都不能获得),选手可向裁判申请手动启动下一机器兽。
(4)如机器兽未在接力区内停止或启动,则视为接力失败,扣除相应分值,选手可向裁判申请手动停止或启动机器兽。
(5)成绩相同,以时间短者为胜。(时间成绩仅作为单项排名,不计入团体)
(5)如有特殊情况,判定困难,由组委会讨论裁定。
F-2. 直线计时赛(适用低幼组)
F-2-1.竞赛场地:如上图所示。
F-2-2.场地材质:KT 板表面覆写真纸。
F-2-3.选用机型:万兽之王。
F-2-4.时间限制:每轮40秒。
F-2-5.竞赛方式:采用单机器兽在竞赛场地内直线竞走的竞赛方式。竞赛两轮,取一轮最好成绩。
F-2-6.成绩评定:
(1)裁判宣布开始前,机器任意部位(与赛道垂直投影)不得超越准备区。
(2)裁判计时,在40 秒内机器兽任意部位(与赛道垂直投影),到达任意边线或终点线,则竞赛结束,以机器兽所在区域分值计算成绩。
(3)40 秒时,机器兽未到达任意边线或终点线,则竞赛结束,以竞赛结束时,机器兽前端部位(与赛道垂直投影)所在区域分值计算成绩,压线算高分。
(4)如成绩相同,以时间短者为胜(时间成绩仅作为单项排名,不计入团体)。
(5)如有特殊情况,判定困难,由组委会讨论裁定。
F-2-7.低幼组竞赛规定
(1)搭建时间限制:45分钟
(2)竞赛方式:参赛选手将使用竞赛规定的器材,现场搭建进行直线计时赛,积分规则同直线计时赛规则。
(3)如有特殊情况,判定困难,由组委会讨论裁定。
F-3.拔河赛

F-3-1.竞赛场地:如上图所示。
F-3-2.场地材质:KT 板表面覆写真纸,拔河线长30 厘米(±厘米)。
F-3-3.选用机型:小学组机械战鼠,中学组虫虫危机,机体尾勾必须露出机体后端厘米以上。拔河全过程尾勾不得高于赛道10 厘米。
F-3-4.时间限制:每轮15 秒。
F-3-5.竞赛方式:依接力赛级直线竞走成绩分列两队机器兽相互较力,规定时间内将拔河线中心点拉移至得分线者获胜。竞赛三轮,取多胜者晋级。
F-3-6.成绩评定:
(1)裁判计时,在15 秒内,将拔河线中心点拉移至得分线者获胜。
(2)15 秒时,拔河线中心点在相持区内,则判平局;拔河线中心点,既不在相持区内,也未达到得分线,则以拔河线中心点距离得分线近者获胜。
(3)竞赛中,如一方丧失机能,以机能未丧失者胜;如双方丧失机能,以后丧失者胜;如双方同时丧失机能,则判平局。机能丧失时判罚,与拔河线中心点无关。
(4)竞赛采用淘汰赛制,如竞赛队伍为单数,则有一支队伍轮空。
(5)如成绩相同,以机器兽轻者为胜。
(6)如有特殊情况,判定困难,由裁判委员会讨论裁定。
附:机能丧失情况
机能丧失
1.裁判读秒,连续 10秒机器兽无法运动。
2.机器翻覆、马达空转。
3.拔河时尾钩脱落、拔河线脱落者。
4.机器兽主要运动机构掉落者。
5.造型掉落且妨碍比赛进行
F-4.创意外观赛
F-4-1.评审时间
评审委员于竞赛当日学生制作结束后,依各项指标评定作品分数。
F-4-2. 机能判定:
参加造型评审作品须具备正常机能,若机能丧失者,其造型成绩不予计分。
如作品无创意造型,将不参与相关竞赛和相关评选。
F-4-3. 成绩评定:
造型评审项目

说明

创意与特色
作品造型具有创意。30
美观与色彩
美观漂亮,比例得当,色彩艳丽,明暗、对比应用恰当。40
材料与造型
废旧材料利用,故事题材、文化特色融入。10
灯光与特效
采用灯光美化装饰恰当。10
作品说明表
队伍编号、名称、作品名称等资料完整,设计理念清晰。10
F-4-4. 作品说明牌撰写方式
1)作品说明牌规格为12 厘米×厘米。
2)格式内容:注明参赛队伍编号、队伍名称、学校、设计理念及说明。
3)放置方式:请将说明牌立起,放置作品旁。

F-5.团队赛
F-5-1.团队赛初赛项目为接力竞速赛、直线计时赛,以两项分值之和排名,依据参赛队伍数量确定名次列前者晋级决赛。成绩相同,以接力赛成绩优者名次列前。
F-5-2.团队赛决赛项目为拔河赛,依据晋级队伍数量,采用单轮淘汰制,决出名次。
F-5-3.创意外观赛单独评奖。

二、仿生机器人项目——工程挑战赛规定

说明:工程挑战赛参与选手可自选编程语言,自带电脑进行现场编程,竞赛现场不提供电源。
G. 现场制作作品规定
G-1.作品含外观必须为:长30厘米、宽30厘米、高不限。
G -2.作品含外观重量不得大于700 克,各组自行选择一项挑战赛参赛。
G -3.所有作品测量尺寸必须展开至最大长度。
G -4.作品须提前检录后交至作品区,检录区提供尺寸箱及电子秤,裁判仅针对尺寸进行检录,重量请队员自行秤量。
G -5.竞赛判决结果规定
G -5-1.道路清扫竞赛时,同分比序:秒数→分数→集球数量(者为胜)→机器人含造型重量(重者为胜)
G -5-2.灌篮高手竞赛时,若两队出现总积分相同的情况时,分别测量作品重量,重量轻者获胜如判定存在争议,由组委会评审讨论决议
H. 作品制作规定
H-1  <道路清扫>竞赛作品制作规定
H -1-1清道达人需设计具有引导球进入集球区的机构。用收集球等机构方式皆被允许,机构禁止使用铁勾,避免破坏场地。
H -1-2尺寸限制:作品(含造型)需在长30公分、宽30公分以内,高度不限。
H -1-3上述规定事项皆须符合,清道达人才得以参加竞赛。
H -1-4清道达人示意图仅供参考,参赛者可依实际设计需求作更动。
H -2. 〈灌篮高手〉竞赛作品制作规定
1.三分高手需设计有投射球的机构功能。
2.三分高手需具有集球空间(竞赛时间内可搜集球皆可) 。
3.每个竞赛项目开始前皆有维修时间10分钟,队伍可在维修时间内改装及测试机器人。
I. 场地及得分规定
I -1道路清扫场地说明

1.竞赛场地:如图三,道路清扫场地示意图所示
2.时间限制:120
3.场地说明:场地周围为圆木棒构成围墙。场中央有四根木柱;集球区前有档板,防止球滚出。
分数计算:分绿色(大球)4分、白色(小球)1分。
4.场地尺寸:140公分、宽140公分
5.适用组别:小学组、初中组
6.适用作品:道路清扫
7.竞赛方式:
竞赛场地放置11个乒乓球、4个大球(11个于场中、4个于角落),机器人需于时间内收集乒乓球并越过挡板将球放置于集球区中。
8.评分标准:

项目

标准

成绩判定

积分数

时间内

机能未丧失
1机器人将场中乒乓球收集,并放置在场地的集球区内(不滚出集球区外),始可算分。
2球滚出场地外,不列入计分。
3场中11颗小球每进一球得1分。
4场中位于四周角落的4颗大球每进一球得4分。
5时间终止时,放置于场地集球区内的球数,才给予计分,其余不算分。
6、竞赛时间结束前,机体必须回到出发区,回到出发区加2分,没回到出发区的不得分。
7、有效收集的定义:必须将小球从地面收纳于机器内,再将球从机器内转移到集球区。

依进球数量及大小计分

机能丧失

n收集球竞赛120时间内,若机能丧失可定点定向维修,时间不停止

依进球数量及大小计分。

资格丧失

n竞赛偷跑者或未将竞赛作品平放置于原起点者,第一次警告,第二次丧失该次竞赛资格。(该队0分计算)

0

丧失机能判定

n每队赛前预备时间20测试机器人20秒后鸣哨,比赛开始。

n比赛开始(鸣哨后),若任一机构无动作,操控者可向裁判提出维修需求,可定点定向取起维修,时间继续不停止,维修后放回定点定向进行竞赛。若维修时机构内包含乒乓球,可于放回定点定向时包含该乒乓球。

n作品翻覆或明显无机能者(含马达空转,但作品无法动作者),参赛者可定点定向取起维修,时间继续不停止,维修后放回定点定向进行竞赛。

n机构翻覆,操控者若要手动,须向裁判提出要求。但时间继续不停止。

判别标准

n比赛开始、结束皆以裁判哨音为基准。

n完全收集完秒数并定点定向取起机器人,球数计算。

n同分比序

1.15颗球收集完之总秒数,少者为

2.若无收集完球,先比集球数量,者为。若球数相同,则比机器人总重量(重者为)

分数计算方式

每收集一个大球可得4分,每收集一个小球可得1分。

I -2灌篮高手场地说明
1、竞赛场地:如图所示
2、时间限制:60
3、场地说明场地为长118公分、宽84公分,得分区为8分、5分、3分、1分。机构可移动区域为直径60公分、半径30公分之环状范围。
4、适用作品:灌篮高手
5、有效集球方式:灌篮高手弹射进球算分。计分与计球以计时结束后,集球区球数,计算对应分数。
6、竞赛方式:
参赛者(至多两位)需于60秒内,利用灌篮高手的投射机构投出8(乒乓球4颗、中球4)于篮框内,每个篮框最多记 2颗球的得分数
比赛过程中,参赛者需补给球时,确定不能进行遥控,才得进行补给球操作。
比赛全过程中,除了补给球可以手动操作外,其余动作(:转向、移动、投球等动作,一律使用遥控器进行操作。)
另设一名参赛者,可以于比赛中给予操作灌篮高手的参赛者意见和建议(不得碰触灌篮高手机构,以及帮忙捡拾投射后散落在篮框外的乒乓球)
7、评分标准:

项目

标准

成绩判定

积分数

时间内

机能未丧失

l分数以投进篮框为准,给予8颗乒乓球,超过球数则不予计分。

l时间终止时,若球已经投出,且有投进集球区,则该球给予计分。

进球分数照集球区分数而定

机能丧失

l投篮竞赛60秒(每回合)时间内,若有机能丧失,参赛者可要求定点定向维修。但时间不停止。

--

资格丧失

竞赛偷跑者或未将竞赛作品平放置于原起点后方者,第一次警告,第二次丧失该次竞赛资格。(该队0分计算)

0

丧失机能判定

l每队赛前预备时间20秒测试机器人,20秒后鸣哨,比赛开始。

l比赛开始(鸣哨后),若任一机构无动作,操控者可向裁判提出维修需求,可定点定向取起维修,时间继续不停止,维修后放回原点进行竞赛。

l作品翻覆或明显无机能者(含马达空转,但作品无法动作者),参赛者可定点定向取起维修,时间继续不停止,维修后放回定点定向进行竞赛。

l机构翻覆,操控者若要手动,须向裁判提出要求。但时间继续不停止。主要机械结构掉落(不包含造型部分)可定点定向取起维修,但影响到其他队伍作品之运作,时间继续不停止。

l造型掉落且妨碍比赛进行(影响到其他队伍作品之运作),判定丧失资格。妨碍比赛进行之认定由评审委员会裁决

判别标准

l以投进得分区球数量为准。

l同分比序:以投进8分得分区的球数→5分得分区的球数→3分得分区的球数→机器人整体机构重量(轻者为)

分数计算方式

l投进1分篮框得10分,3分篮框得30分,5分篮框得50分,8分篮框得80分。

K.申诉办法
K-1.在竞赛中,如有疑议,可由运动员立即向当值裁判口头申诉,裁判予以说明。
K-2.如还有疑议,请参赛队提出疑议适用规则,并保存证据,在颁发奖状前向仲裁提供书面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