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科技志愿服务在行动】南京科技馆科技志愿服务队:让科学知识更立体

发布日期:2021-06-18 16:27
南京科技馆科技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0年,十年来,南京科技馆志愿服务队立足科技场馆阵地建设,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普志愿服务,通过与高校、社区、社会团体等合作,累计招募志愿者近千名,志愿服务受众达百万人。

建立管理制度培育志愿队伍

南京科技馆科技志愿服务队由科普工作者、学生、教师、退休人员等公益人士组成,自成立以来,服务队秉承着“团结、奉献”的理念,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目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旨在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科普志愿临展”“科普志愿课堂”“大篷车科普服务”等品牌活动。

为完善志愿队伍管理体系,服务队制定了《南京科技馆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考核、激励整个过程,逐步实现管理制度化。同时,建立志愿者分级管理体系,结合志愿者个人意向与自身综合素质,分级培养科普工作队伍。

为壮大志愿队伍,南京科技馆积极与高校、企业合作,签订志愿服务协议,稳定学生志愿者队伍;利用科技馆官网、志愿者打卡器、科技志愿服务平台等渠道公开招募社会志愿者,充分利用社会志愿者的资源和工作经历,提升科普队伍水平;招募培养50余名小学生作为科普传播小使者,累计志愿服务47场次,培育中小学生志愿服务意识。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志愿者“智能创造 科技金陵”主题展览开幕式现场

整合多方资源丰富志愿服务形式

近年来,南京科技馆与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10余所高校签订志愿服务协议,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充分利用高校学科特长,先后推出气象、药学、植物、机器人等主题临时展览30余场,并配备临展志愿讲解服务,以更立体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受到公众好评,累计受众达40万人。
▲环境保护主题志愿服务现场:志愿者与参与者合影


过去一年,南京科技馆进馆人数约百万人,科技馆科技志愿服务队作为科普讲解员的补充力量,承担了大量的科普讲解工作。依托展品、临展开展“小小急救员”应急救护课堂、“小小引路人”环境保护课堂、“植子之手”植物科普课堂、“传承中华文化、弘扬创新精神”古代科技科普等多种主题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参与。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志愿服务队开始探索线上志愿服务模式,通过拍摄主题科普体验Vlog,对场馆内部分展项以及园区中珍稀植物进行云科普。


以大篷车为载体拓宽科普服务受众

依托科普大篷车,服务队每年组织志愿者进学校、入社区、下乡村开展科普志愿服务30余场,展示科技馆自主研发的科学实验秀与科普小展品,配备专业科普讲解人员,为市民答疑解惑。

▲科普大篷车走进江宁横溪街道许高社区


一年来,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走进南京周边学校、儿童福利院、六合民族小学等44个地方,志愿科普活动受众2万余人。

此外,南京科技馆科技志愿服务队还与南京市雨花台区板桥街道永安社区结成学雷锋帮扶对,开展把科普送进社区的展览教育活动和“保护绿水青山”环保行动。(葛思佳   薛红民   编辑:谢长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