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科技志愿服务在行动】南通市海门区老科协黄颂禹:做好三农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 查看更多
6年的时间,他帮助各现代农业园区(基地)制定了16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2019年3月和11月,他分别制订了“兴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海门农科所补南村特色瓜蔬生产基地实施方案,并通过了专家审核。一项项服务三农的项目,一份份事关乡村振兴的成绩单,正是他不断奔走,用热忱助力乡村发展的丰硕成果,他就是南通市海门区老科协黄颂禹。
为农民丰收“献计谋”
黄颂禹出生于1948年,原本是江苏省海门市农业局副局长、总农艺师。有着十足技术经验的他,退休后成为了一名科普志愿者,用自己的实战经验和热忱之心继续热爱的事业,为乡村振兴和三农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0年3月,黄颂禹指导春季田间培管及复工生产
“乡村发展,产业先行。”作为一名科技人员和科普志愿者,黄松禹深知,只有好产业和好技术,才能帮助乡村做大做强。在六年志愿服务期间,他先后帮助各地建立和发展了省及南通市老科协10个科技示范基地,帮助引进农业新品种12个。2019年秋播,为联系的第一书记所在的瑞丰村、补南村分别建了250亩、52亩和的“特色瓜蔬生产基地”,并帮助补南村、新富村基地各引进项目1个,各申请到政府财政扶持100万元,助力推荐瑞丰村基地生产的甜瓜参加了2020年江苏省第二届西(甜)瓜评比,并获甜瓜组“瓜王”荣誉。
不仅如此, 2019-2020年,他还先后帮助5个村新发展特色瓜(果)蔬1060亩,新建智能温室、连栋大棚等设施基地182亩。在2020年春,他利用新技术、新手段,通过微信网络,帮助基地调节一批农用物资,解决了当时生产中的困难。在2020年5月和9月,又通过新媒体,帮助基地销售青玉米、西(甜)瓜3万多斤,为疫情之年基地的发展当好技术指导和服务之星。
为乡村科普“送教材”
除了技术指导,编制规划和科技指导也是黄颂禹的拿手项目。作为工作了一辈子的“大笔杆”,他也深知技术培训和农业辅导对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和指明道路方向有着重要的作用。于是,在工作期间,他也注重编制文书,用知识的力量,带动乡村开展科普宣传。
他先后编写了乡土教材和培训资料20多份,制作了PPT,进行了40多场次的专题讲座和科技培训。2019--2020年,他编写了8份乡土教材,到中兴村等6个村上了主题党课和农技培训。他还编写了“从小热爱农业科技,长大建设祖国四化”、“野生动物保护专题讲座”等教材,并制作了PPT多媒体到有关中小学校作专题讲座,后被海门市关工委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对全市241个行政村和80多中小学统一播放,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