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6-06
从钟南山的论文可以得出吸烟者感染率低吗?+ 查看更多
从钟南山的论文可以得出吸烟者感染率低吗?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0-02-20 11:12
由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团队于2月9日在医学研究论文预印本平台medRxiv发布了对新冠状病毒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已于11日将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即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疫情研究的第一篇论文。研究基于全国552家医院的1099例病例数据,这是目前为止有关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最大规模的样本分析。
在此篇论文中,患者是否吸烟也成为研究的一部分内容。在1099病例中,有927例无吸烟病史,占85.4%;有21例曾有过吸烟史,占1.9%;现在吸烟并且患有的病例有137名,占比12.6%。
根据患者是否吸烟的比率,某公众号发了一篇题为《吸烟者感染新冠病毒率远低于非烟民?钟南山首篇论文出炉》文章,得出一个结论:吸烟者感染率远低于非吸烟者。

结论还是推论
这个结论真实吗?符合实际情况吗?确切地说,这个结论只是一种推论,没有确切的证据。理由是多方面的。
钟南山团队的研究是发表于预印本平台medRxiv,也就是在发表前,并没有经过同行评审,是为了赶时间而提前在这一平台发表的科学研究结果,结论是否客观,有待评估。其次,即便发表的结果比较客观,也需要后续其他同类研究的可重复性研究来证实。
另一方面,有同样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刚刚相反,吸烟者感染率远高于非吸烟者。
在钟南山团队发文之前,成都呼吸健康研究所李国平团队也在medrxiv发文证明,所有人都是新冠病毒易感人群,而且经常吸烟的人更易被新冠状病毒(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ICTV也已把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感染。
李国平团队所纳入的病例数没有钟南山团队的病例数多,但是,前者是以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机制来阐明为何吸烟者比非吸烟者更容易感染。新冠状病毒SARS-CoV-2如同SARS病毒(SARS-CoV)一样,是以人体肺部细胞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2)为受体而入侵人体的。
李国平团队发现,长期吸烟者细胞的ACE2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这很可能是长期烟草成分刺激造成的结果,因此长期吸烟者的细胞对SARS-CoV-2的易感性增强,也因此而更容易被感染并患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
同时,这个结论也排除了另一些有可能导致患病的易感因素。临床发现,有许多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患者还有其他基础病和潜在疾病,包括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因此需要排除这些因素才能肯定吸烟因素对致病的作用。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不同人群肺组织中的ACE2表达情况发现,慢性呼吸道疾病(包括慢阻肺和哮喘)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其呼吸道上皮细胞与SARS-CoV-2可能有相同的结合能力,这意味着他们对SARS-CoV-2的易感性与健康人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吸烟导致人们易感SARS-CoV-2的病因是可以独立成立的。
总的结果是,健康人群和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ACE2表达没有显著差别,他们的易感性相似;但基于ACE2在吸烟个体中的高水平表达,李国平团队推断,长期吸烟可能是新冠病毒感染的一个危险因素。
但是,李国平团队得出的结论,也是一种可能和推论,也是一个假说,需要其他研究团队在相同和相似情况下的研究来验证。同样,有人从钟南山团队的研究数据分析中得出了吸烟者感染率远低于非吸烟者的结论,同样是一种推论和假说,也需要后续的其他研究来验证。而且,钟南山团队并没有在论文中得出结论,他们在回应北京市控烟协会有关这一问题的关注时表示,根本不能同意这种说法,正在研究此事,随后将做出反应。
烟草本身可以抵御病原微生物吗
有人从钟南山团队的研究数得出的推论也提到了一个可能的科学原理,即烟草本身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可以用来抗御寄生虫、病原微生物,并治疗多种疾病,如治疗头癣、毒蛇咬伤,甚至有抗鼠疫的功能。同时,烟草中的多种生物碱和物质,如烟碱(nicotine)、苯并芘等,又对人体有害。
由此,有人认为,烟草中的抗毒和抗病原微生物的物质能帮助人们抵御SARS-CoV-2入侵人体。但是,烟草中是何种物质能抗御SARS-CoV-2,并减弱了它们入侵人体的能力,需要研究来证实。同时,也存在一种可能,既然长期吸烟,烟草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必然对机体造成伤害,会严重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反而会让SARS-CoV-2和其他致病微生物乘虚而入,让吸烟者更容易感染。
这个原理已经从吸烟者容易患多种疾病得到证实,如吸烟者易患肺癌,原因是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对肺部造成了日积月累的伤害,诱导肺癌的产生。当然,吸烟者造成的肺部伤害是否容易让SARS-CoV-2更容易入侵肺部细胞,也需要更多的研究结果来证实,更需要进一步阐释其中的科学机理。
现在并没有充分和大量的科学研究结果证实吸烟者感染率(患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的比率)远低于非吸烟者,反到是有更多的研究结果和更合符逻辑及因果关系的科学机理证明吸烟会增加人们易患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的几率,这才是此次抗疫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因为这无论对于人们预防这一冠状病毒疾病,还是临床治疗这一疾病的患者,都有重大的意义。简单地说,预防就是少抽烟或不抽烟,治疗就是要用一些药物和技术手段保护病人脆弱的肺,以免发展成重症并死亡。
人群感染率和病例构成比是两个概念
从某公众号对钟南山论文的解读中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
钟南山团队并没有在论文中提出吸烟是否为新冠病毒疾病的易感因素的论点,更没有得出吸烟者感染率远低于非吸烟者的结论。该公众号的解读或以偏概全了。
同时,在科学概念和基本事实上,人群感染率和病例构成比是两个概念。钟南山团队的论文里面是对已有1099个患病案例做的客观事实描述和分析,是病例是否吸烟情况的病例构成比,与人群的发病率和感染率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但公众号文章称“吸烟者感染率低于非吸烟者”,是在偷换概念。
如果要比较吸烟在者与大家都可烟者的感染率,应该是从吸烟者里有多少人是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里有多少人发病,才是吸烟者的感染率。反之,非吸烟者里有多少人是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里有多少发病,才是非吸烟者的感染率,然后两者才能进行同一概念的对比,即吸烟者和非吸烟的发病率各是多少。但是钟南山团队的论文中,并未公布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的密切接触人数,自然无法得出吸烟者发病率和非吸烟者发病率的数字,所谓的“吸烟者感染率低于非吸烟者”结论并无事实基础。
从统计学看,公众号文章只是从论文中的1099例样本看到了927例无吸烟病史和137例吸烟者这两个数据,但实际上截止2月17日10时,中国已经确诊患者70637例。即便要强行对比,927例无吸烟病史也只占总发病数的1.31%;137例吸烟者也只占总病例的0.19%。无论是从正反方面来论证,这样的比例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能证明无吸烟史者就易患新冠状病毒疾病,有吸烟史者就不易患新冠状病毒疾病。
发病诱因和影响疾病治疗、转归和死亡的因素也需要考虑,即病人本身是否已经有一些基础病,如本身患有肺部疾病。由于一些病人患有基础病,才容易被新冠状病毒感染,并且发病后病情容易加重,并导致死亡。
在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流行之时,就有人拿SARS说事,以鼓吹吸烟有益,甚至散布谣言说SARS感染者中吸烟的少。但是,当时就已经被大量科学证据和事实所批驳。
参考文献
1.钟南山首篇新冠病毒论文:吸烟者感染率远低于非烟民?2020-02-11,搜狐
http://www.sohu.com/a/372538542_650910?spm=smpc.author.fd-d.1.1581565986522yruQa39
2.搜狐医药 | 烟能“熏死”病毒?研究证明老烟民更易感染新冠肺炎,2020-02-13,生命科学
3.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
Wei-jie Guan, Zheng-yi Ni, Yu Hu, Wen-hua Liang, Chun-quan Ou, Jian-xing He, Lei Liu, Hong Shan, Chun-liang Lei, David SC Hui, Bin Du, Lan-juan Li, Guang Zeng, Kowk-Yung Yuen, Ru-chong Chen, Chun-li Tang, Tao Wang, Ping-yan Chen, Jie Xiang, Shi-yue Li, Jin-lin Wang, Zi-jing Liang, Yi-xiang Peng, Li Wei, Yong Liu, Ya-hua Hu, Peng Peng, Jian-ming Wang, Ji-yang Liu, Zhong Chen, Gang Li, Zhi-jian Zheng, Shao-qin Qiu, Jie Luo, Chang-jiang Ye, Shao-yong Zhu, Nan-shan Zhong
4. Xiang He, Lei Zhang, Qin Ran, Anying Xiong, Junyi Wang, Dehong Wu, Feng Chen, Guoping Li,
Integrative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2019-nCoV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02.03.20020206
5.吸烟者感染新冠病毒率远低于非烟民?钟南山团队回复:不同意,2020-02-13,澎湃新闻
作者:张田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