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6-02
[“4 1 ”试点 在江苏⑥]泰州“4 1 ”试点: 建立委员工作室提升“四长”履职力+ 查看更多
[“4 1 ”试点 在江苏⑥]泰州“4 1 ”试点: 建立委员工作室提升“四长”履职力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18-10-10 09:36
近日,记者从泰州市科协获悉,为认真贯彻落实《泰州市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创新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体制机制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拓展市科协第五届委员会基层委员、常委的履职渠道,尤其是调动“四长”的力量集聚科技资源,泰州市科协创新工作举措,在全市设立了“1 7 8 2 ”科协委员、常委工作室体系。
其中,“1 ”“7 ”指在市、各市(县级市)、区科协设科协委员、常委履职工作办公室,统筹指导委员(常委)工作室运作。“8 2 ”指在全市各工业园区、科技孵化中心、学校、医院、家庭农场等科协基层委员、常委所在单位或部门设立工作室,承担联系服务基层科技工作者职能。
工作室按照“六有”标准实施规范化建设,即:有委员领衔,有场所经费,有活动机制,有服务内容,有台账记录,有工作成效;采取上门服务与需求对接、专场活动与座谈交流、线上与线下等相结合的方式,将科协服务方式变为常态化。工作职能概括为“4 个1 ”:联系1批科技工作者,组织1 次活动,开展1 次走访,提交1 份建议。围绕科技创新、科技人才落实、科协改革等重点开展调查研究,组织科技工作者积极建言献策,每年向市科协提交1 份《科技工作者建议》或调研报告。
据了解,委员(常委)工作室成立以来,委员们积极履职,立足“科”字特色,对科协传统的建家工作进行重新梳理,通过建立“委员(常委)工作室”,把“家”的概念和内涵具体化、形象化和艺术化,为科技工作者搭建学术交流、成果展示、宣传教育、建言献策等平台。
部分医院院长、企业科技副总积极创新工作模式,探索区域共建、行业联建等多种形式,建立委员(常委)联合工作室,通过开展“民情约访”“政策宣讲”“科技沙龙”,建立网上委员(常委)工作社区等,走出机关,深入基层,主动开展服务,及时掌握科技工作者舆情动态,加强思想引领,为科技工作者提供科技攻关、政策宣讲、专利推送等服务,开展“讲比”竞赛、科技创新竞赛、建言献策、继续培训等活动,提高“四长”履职成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