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都是辐射,我们离危险有多远?‖课后三点半·金钥匙科学体验坊带孩子们领略简单又靠谱的辐射知识

发布日期:2019-03-20 16:57
“放射性”“电离辐射”人人谈之色变,它们到底有多危险?
什么?岩石、土壤、空气、流水也有辐射?
辐射是什么?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2019年3月18日,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金钥匙科学体验坊”邀请江苏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中心吴玉丽老师走进南京市成贤街小学,和同学们一起探究辐射的奥秘。


▲探究辐射的奥秘现场

天然辐射无处不在

本期课程《什么是辐射?》直接引出辐射课题。原来,辐射是以粒子或波的形式向外发射的能量。在自然界,纯天然的辐射无处不在,从岩石土壤到空气、流水,再到包括我们自己身体在内的所有生物,都或多或少带点儿放射性。不过,同学们一点也不用担心这些自然辐射,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命,在漫长的演化中早就适应了充满本底辐射的环境,能承受一定强度的放射剂量。只要人体在一段时期之内受到的放射剂量不超过限度,对健康就没什么影响。

人体也是放射源

令同学们意想不到的是:每个人都是小小放射源!碳是构成机体最重要的元素之一,碳-14作为碳家族成员之一,是放射性核素。人体内还有钾-40、铀系、钍系等放射性核素。我们每天通过饮食、饮水等途径摄入的放射性物质,同时也会排出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质。这样,人体内各种放射性核素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人体也是一小小的放射源。

人工辐射的正能量

既然天然辐射不那么可怕,那人工辐射是不是很吓人?
其实,在生活中,人工辐射大多对人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比如常见的微波炉、食品辐照消毒技术、体检中的胸透、CT等。

实际上,辐射还有我们意想不到的妙用呢!不生锈的越王勾践剑、微型核电池心脏起搏器、无需外界能量的原子灯、嫦娥也用“暖宝宝”,这里面都利用到了“辐射”。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辐射的相关知识,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提问,引发同学们积极思考,勇于抢答,课堂气氛活跃。

“金钥匙科学体验坊”作为南京市优质体育与科技教育资源首批试点课程之一,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伴随着学生的疑问和好奇,“金钥匙科学体验坊”和同们一起探索辐射的奥秘,旨在通过本次课程帮助学生理解辐射,了解生活中的辐射,拓展其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科普知识的积累,又能萌发学生关注身边事物的兴趣。(作者:谢飞 周宜 编辑:谢长美)
分享到: